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基博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家、国学大师,可谓学贯四部,桃李满天下。他早年热心参与政治活动,也曾痴迷过新学,但是后来目睹了革命者的所作所为,对政治失去了热情。同时反过身来,发现新学的盛行,使当时的道德失去了方向,个人纪律和社会公共秩序土崩瓦解,因此转身教育,培养通经致用型的人才,以学术救国。作为经学家、理学家,他治学宗朱熹,强调考据归于义理,治经当从小学入手。《经学通志》则为他主要的经学著作,书中以“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为宗旨,分经撰写经学史,篇幅则又侧重《易》与《礼》。他认为传统意思上的六经才是经,后世“以传为经”“以记为经”“以群书为经”“以诸子为经”“以经解为经”都是危害经义的行为。其治经的目的则是取经里面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施之于学生、国人,锻炼人格,唤醒国人的国性,使国家、民族立于天地间而不倒,这也正是他提倡国学的目的,我们可以看作是他的经学思想支撑着他的国学思想。对于读经问题,钱先生继承了朱熹的思想,认为“五经不必精贯,四书必当熟览”,而他也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未停止过对四书的教学。本文拟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钱基博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学术历程。第二部分,钱基博的四书研究。第三部分,钱基博的五经研究。第四部分,钱基博经学研究的特点及治经方法。第五部分,钱基博经学的历史定位及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