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乡村民居围护结构构造更新研究——以川北、陕南典型村落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绿色、节能、生态建筑风行的今天,我国乡村传统民居的生态性也进一步得到了建筑业界的重视。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部分性能对建筑能耗起着最为基本而又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整个建筑系统更为有效的利用能源。关于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构造设计,重点在于屋顶、外墙、门、窗等建筑构件。因此,改善外围护结构的构造措施,提高外墙、户门、外窗的热工性能,将现代既有材料、技术结合传统民居原有的做法,可提升西部地区乡村民居的室内环境质量。但是,它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经济消费能力;施工技术水平等。于是,寻求传统乡村民居围护结构构造的更新,从这些制约性因素考虑其适应性,将是更新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具有可持续的生态意义,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论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选择典型乡村搜集材料,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工程实践和当地情况,寻找传统民居围护结构中的不足,挖掘其中可以继承并发展部分。  文章通过与现有的材料、技术相结合,更新传统乡村民居围护结构构造措施,如在传统草泥卧瓦屋面构造的基础上加入保温材料,将传统的木质夹板围护墙中添加苯板,尝试使用双层普通玻璃的木窗,建议采用砂浆等材料对建筑表面进行防裂、防潮处理等。讨论并分析这些措施、方法并在各种制约性因素下的适应性。  采用目前建筑设计的分析方法,借助成熟的能耗模拟软件对实施更新构造措施的民居建筑方案进行整体能耗模拟分析,从多个方面论证更新措施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整体效果。结合具体应用实际情况分析,并逐步完善更新的措施和理念。为以后推广切实可行的适应性更新构造措施提供前期的引导和思路。  本研究得到“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宁夏村镇住宅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2006BAJ04A18》支持。
其他文献
高校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基地和文化弘扬的最有力的平台之一。校园是高校发展的现实基础,校园的发展代表了各类高校的最新面貌。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数字技术概念正式被提出,经过
学位
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在世界范围内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在国内生态建筑设计还不普及,大众及建筑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