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策略设计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方式及课程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中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教育领域积极探索的重点与难点。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培养个性化人才具有着特殊意义。通过文献研究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观察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从讲授、指导到评价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困难,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觉得过于轻松,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信息技术丰富的环境与资源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条件。作为内容短小精悍、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易掌控等特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可作为差异化教学的支持性资源。本研究在总结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学习者动态分层原则、隐形分层原则、特殊关注原则和保底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理论、差异化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视听教育理论设计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策略,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与检验。研究发现,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策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策略实施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了提升,原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学生的改变尤其明显。本研究设计的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策略可丰富信息化环境下的差异化教学理论,也可以为信息技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使GPS系统在全球民用导航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美国政府对民用GPS信号作出了调整,重新引入了三种新的民用信号L2C、L5和L1C。L2C设置了有/无数据两个通道,使用了较长的P
数字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延时,而延时环节会改变系统的相位特性,影响系统稳定性。文中以逆变侧电感单电流环控制为例,在模拟域和数字域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地研究
在我国的营业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能够管理信托财产需满足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赖。受托人对自身所管理的信托财产的投资、运用、清算、分配则是基于我国《信托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以实现对信托项目合法而有效的管理[1]。但是,我国的部分信托业务在实践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托项目的实际管理者并不是受托的信托公司,而是委托人或其他第三方,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只能严格依据委托人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