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苏州市有不同程度的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流行发生,已构成对人群健康的威胁。本研究的目的:1、了解和掌握狮山街道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2、为制定合适的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年5月-2015年6月,苏州市高新区狮山街道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所有的手足口病患者基本信息和疫情报告信息。通过查阅公安派出所的户籍资料,获得狮山街道全人群人口统计学资料;通过查阅狮山街道疫情报告资料,获得狮山街道2013年5月-2015年6月465例手足口病的个案信息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手足口病的三间(人群、时间、地点)分布、传播特征和临床特征。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调查表经双遍录入后进行核对,建立最终分析数据库。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狮山街道共发生465例手足口病者,其中男性309例,女性156例,男女比为1.98:1;最小发病年龄为0.4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4.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间;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有季节性高发现象,主要高峰集中在5-7月,小高峰发生在10和11月。街道所有住宅小区均有发病,但是发病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度、流动性较大的小区(金色小区8.6%、万枫小区6.2%、新升新苑7.7%、馨泰家园12.3%、阳光假日8.0%)。在发病前7天内参加过集体活动的有223例,占发病总数的48.8%;散居儿童196例,托幼儿童227例,分别占42.9%和49.3%。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有助于该病的传播,饭前便后不洗手的患儿比例占所有病例的63.4%。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发热者有261例,占发病总数的57.7%;出现皮疹者有439例,占发病总数的96.1%。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和口腔,99.6%皮疹形态为疱疹;有24例(5.2%)患者发生并发症者,均为脑干脑炎。结论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苏州市狮山街道共报告465例手足口病病例;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托儿童;有季节性高发现象,表现为5至7月的主高峰和10至11月的小高峰;集体活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助于该病的传播流行。建议:相关防疫机构应加强监测,在流行季节到来前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