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泡沫铝减振机理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铝(Aluminum Foam, AF)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将泡沫铝广泛地应用在减振领域,为土木工程结构减振控制提供新的手段,本文从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的概念出发,以泡沫铝为基体,向其内部孔洞填充聚氨酯粘弹性材料(Polyurethane, PU),得到了一种高性能泡沫铝材料——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AF/PU).围绕高性能泡沫铝材料的减振机理与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1)对AF/PU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调压缩及往复加载试验,考察了泡沫铝的相对密度及聚氨酯的含量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到了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试验表明:单调加载时,AF/PU复合材料的压缩曲线也会经历弹性段、塑性平台段及密实段三个阶段,但由于聚氨酯的引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不同于纯泡沫铝。聚氨酯的不可压缩性,使得泡沫铝的胞棱在加载时发生断裂破坏;胞棱断裂随应变的增加不断传递直至所有胞棱断裂、试件破坏。也正是由于聚氨酯的不可压缩性,使得复合材料卸载时的残余变形减小,弹性恢复性能改善。(2)对经压缩预循环的AF/PU复合材料进行了耗能性能试验,考察了泡沫铝的相对密度、聚氨酯的含量、加载频率及加载幅值等因素对复合材料耗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泡沫铝基体及聚氨酯填料的本征阻尼,以及两相材料界面的摩擦阻尼,构成了复合材料的主要耗能机制。(3)对AF/PU复合材料单调加载曲线及循环加载曲线的分析表明:在应变率为0.002s-1~0.05s-1时,加载速率对复合材料单调压缩性能的影响不大,使用Avalle宏观唯象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宏观折线加卸载应力-应变模型拟合经压缩预循环后的复合材料的滞回曲线,可以较好地反映复合材料受力变形的整个过程,力学概念明确,且使用方便。(4)利用Abaqus提供的V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将AF/PU复合材料的宏观折线力学本构模型加入到有限元软件中,对所编写的子程序进行了测试,并对复合材料的减振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折线加卸载模型可以在唯象层次上较为合理地描述复合材料在循环压缩下的力学行为,拟合效果较好;AF/PU复合材料的减振性能良好,利用其开发各种形式的阻尼减振装置、加入到土木工程结构中发挥消能减振作用的想法是可行的,而结果也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难题,寻求经济高效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是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污水回用事业的发展。为此,对慢滤技术用于污水回用进行了
学位
关于保证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是从配合比设计入手,通过掺入矿物超细粉(硅灰、超细矿渣、超细粉煤灰、超细天然沸石粉及多种材料复合超细粉等)和高效减水剂以及合成纤维,降低水
学位
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水土流失严重,给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关于该地区砒砂岩的侵蚀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缺乏模拟降雨试验数据,另外该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泥区废液产生于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工序,产生量约占污水处理量的1~3%,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泥区废液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合并处理。由于泥区废液中污染
学位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流污染愈演愈烈,我国的很多重要干流和支流均遭受严重污染。治理河道污染有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异地处理技术、原位处理技术和旁位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分别涵
学位
为推动细晶钢筋在建筑结构中推广使用,它的一些工程结构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HRBF500级(细晶)钢筋的混凝土简支梁在高温下的耐火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迅速,各种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纷纷出现,CFG桩复合地基因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承载力提高幅度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济效益好等工程特点,在
本文从地下结构计算的经典理论出发,对地铁区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利用文克尔弹性地基梁的理论,简化地震作用力为—静力,利用矩阵位移法分析地铁区间结构
黄河下游堤防历史悠久。为防止黄河水患,从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对原来的堤防先后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加高和培厚,使堤防的高度和强度有了很大提高。黄河下游堤防曾采用过放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