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1选取符合本次临床研究标准的DM患者63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治疗1组20例,治疗2组22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及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分别给糖适平每天90~180mg,分3次口服:或30R诺和灵胰岛素每天16~30U,分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对于高血压患者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达到有效控制血压。治疗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汤(仙灵脾、锁阳、葫芦巴、覆盆子、菟丝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丹参、益母草、翻白草等)每日1剂,水煎取汁450ml,每次150ml温服,每日3次;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用灌肠方(煅牡蛎、土茯苓、熟大黄、红花、制附子、锁阳)每日1剂,浓煎取汁200ml,每日2次,每次100ml保留灌肠。以8周为1个疗程。全部受试病人在接受治疗前2周内及治疗过程中均不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流变的药物。3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按中医症状分级标准,试验前后各评价一次,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比较3组疗效。4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脂(TC、TG)、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并记录,对结果作统计学处理,比较3组疗效。5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以观察有无毒副作用。结果:1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9.0%,经检验,3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其中治疗2组疗效显著。2三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lc水平比较:3组各指标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温阳活血汤有改善糖代谢紊乱的作用,灌肠方在改善糖代谢方面无明显作用。3三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对照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无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三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无下降(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2组与治疗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温阳活血汤和灌肠方均有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的作用,两者合用疗效显著。5三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下降;治疗后治疗2组与治疗1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温阳活血汤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加用灌肠方后疗效并不增加。6三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比较:3组治疗前全血粘度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异常升高,经治疗后对照组各参数无改善;治疗1组、治疗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2组与治疗1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温阳活血汤有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加用灌肠方后疗效并不增加。7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2组与治疗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温阳活血汤结合灌肠方应用,其改善症状体征作用更显著。8三组在临床试验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损害加重。结论:温阳活血汤内服结合灌肠方外用治疗糖尿病肾病(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型)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及糖代谢紊乱,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