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下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意识与社会实践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受到近代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社会意识总是以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探寻社会意识的本质,本源。社会意识首先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人的意识,离开了现实社会中的人谈意识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按照本体论的解释原则社会意识就会被抽象为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式,脱离了社会现实。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把社会意识放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去考察,找到了社会意识的现实基础,即社会存在。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从本体论解释原则下对社会意识的解释入手,揭露本体论解释原则下的社会意识的弊端及不科学性,进而论述历史解释原则下社会意识的优越性和科学性。第二部分研究了马克思文本中对社会意识范畴的论述和马克思在历史解释原则下社会意识的应用还原了马克思社会意识的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具体分析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引导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形式和社会意识的科学化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他文献
欢乐城市rn韩国馆的设计诠释了将技术与文化融合一起的未来城市,响应了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塑造出极具识别性的形象,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的闭锁性困境之一,它的产生与持续对公司、股东、第三人以及社会整体利益都会造成潜在或现实的损害,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以《公司
英美法有合同相对性原则,大陆法有所谓债的相对性原则。两者内容类似,即合同效力只及于合同相对方,不能及于合同之外的第三人。合同相对性原则被奉为是合同法的基石。然而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农业与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农村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缺乏中间组织,大多数农民在经济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