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18周龄伊莎褐蛋鸡为试验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在低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胫骨质量、养分利用率、肠道以及卵巢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为蛋鸡的科学饲养和植酸酶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一,研究了在低磷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840只18周龄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成7组,即Ⅰ、Ⅱ、Ⅲ、Ⅳ、Ⅴ、Ⅵ、Ⅶ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降低有效磷水平0.12%,未添加植酸酶),Ⅲ-Ⅶ组为试验组。Ⅲ-Ⅴ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300U/kg、1000U/kg和10000U/kg的包衣状植酸酶,Ⅵ-Ⅶ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300U/kg的粉状植酸酶和微丸状植酸酶。结果表明:(1)在低磷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的植酸酶后,Ⅲ、Ⅳ、Ⅵ及Ⅶ组的产蛋率提高了2.40%~2.80%,达显著水平(P<0.05),料蛋比降低了3.80%~5.06%,达极显著水平(P<0.01)。蛋鸡的平均蛋重、破蛋率和采食量等与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正对照组和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与负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3)与负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及血清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Ⅲ、Ⅳ及Ⅶ组的血清P含量及AKP活性达显著水平(P<0.05);结果显示:300U/kg的包衣状植酸酶的作用效果较好,可满足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低磷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及不同剂型植酸酶对蛋鸡内源消化酶活性、胫骨质量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与负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淀粉酶、二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胰蛋白酶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2)各试验组胫骨钙和胫骨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较负对照组均有提高的趋势,且胫骨磷的提高幅度较大;(3)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改善了干物质、灰分、能量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P>0.05),Ⅲ、Ⅳ及Ⅶ组日粮钙,Ⅲ、Ⅶ组日粮磷以及Ⅳ组的日粮粗蛋白的利用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而Ⅳ和Ⅴ组的日粮磷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P<0.01)。试验各组与正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三,在试验一、试验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低磷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蛋鸡肠道及卵巢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结果表明:(1)与负对照组相比,Ⅳ组的绒毛高度提高了26.03%,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空肠的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与负对照组相比均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正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各组初级卵泡数与次级卵泡数与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Ⅳ和Ⅶ组卵泡的闭锁率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正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低磷日粮中添加300、1000以及10000U/kg的包衣状植酸酶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强蛋鸡肠道内源酶活性,提高日粮中钙、磷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且300U/kg的包衣状植酸酶的作用效果较好;在300U/kg的包衣状、粉状及微丸状植酸酶添加组中,包衣状植酸酶添加组表现出较好的作用效果;大剂量的植酸酶的添加(10000U/kg)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肠道以及卵巢形态结构无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