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防范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以开放性、广泛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对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逐渐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相融合,不断发挥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济便利、普惠金融等优势,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无暇顾及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业态之一,发展极为快速。但是,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背后,各种风险问题不断凸显,由于受互联网的广涉及面和强关联性等特点的影响,如果发生大规模违约事件,会数倍放大其风险,甚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必须对P2P网络借贷进行严加防范。P2P网络借贷产品不论如何虚拟化和技术化,其核心尚属金融,其产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信用的风险定价,防范其风险的关键就是防范信用风险。因此,本文以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及防范为题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特征、种类、主要问题、成因与传导,对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并分别针对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微观成因与宏观成因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助推P2P网络借贷行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做贡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首先,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以及金融监管套利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解释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及影响等。其次,本文分别从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影响、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成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量化,以及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防范等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第二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特征、分类及主要问题。首先,本文认为P2P网络借贷与传统金融信用风险相同的特征有隐匿性、内生脆弱性和交叉传染性;不同于传统金融信用风险的特征有多面性和迅速积聚性。其次,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本文划分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种类:按违约主体不同,分为借款人信用风险、出借人信用风险,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按借款人还款意愿不同,分为借款人被迫违约风险和借款人恶意违约风险;按信用风险来源不同,分为来源于微观层面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和来源于宏观层面的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最后,本文分析得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主要问题有逾期率居高不下、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差,以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欺诈屡禁不止等。第三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成因与传导。首先,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借款人的违约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违约风险,以及出借人的违约风险;从宏观角度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征信体系尚不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尚不完善,以及P2P网络借贷行业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其次,本文认为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传导条件是平台所积累的信用风险超越了传导的边界值,信用风险将以其他交易主体为载体进行传导;其信用风险的传导方式包括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传导过程包括向其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传导、向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传导、向传统金融领域的传导,以及向实体经济的传导等。第四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量化分析。首先,本文对比分析了信用评分法、CART结构分析法、Credit Metrics模型、KMV模型,以及Credit Risk+模型等几种常用的信用风险量化方法的优缺点,从中选取出适合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特点的Credit Risk+模型。其次,本文以RRD网络借贷平台整个借款组合数据为样本,将借款组合数据中借款人所属行业数据扩展至9个不同行业,运用Credit Risk+模型计算得到样本平台的非预期损失结果,为样本平台所需经济资本提供参考依据。第五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微观层面的防范。首先,本文针对P2P网络借贷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构建了借款人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提出了该预警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措施;在加强对借款人的信息管理对策中,提出了加大对借款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共享力度、强化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的资信调查、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等;提出了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管理流程;提出了制定借款人信用奖励政策。其次,本文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尽快完成P2P网络借贷平台备案登记;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内控管理;强化落实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存管制度;在加大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披露力度对策中,提出了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数据报送与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管理;在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文化建设对策中,提出了形成管理者和员工的信用文化意识、加强对管理者和员工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养。第六章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宏观层面的防范。首先,本文提出了完善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的发展情况,借鉴国际征信体系的先进经验,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主—次—辅”模式,并提出P2P网络借贷征信体系顺利运行的保障措施。其次,本文提出加强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的对策建议: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充分发挥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以及发挥P2P网络借贷交易双方对行业自律的无形作用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P2P网络借贷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P2P网络借贷行业的法律法规、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退出制度等。
其他文献
混凝土结构是各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暴露于海洋和公路除冰盐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大多由于氯盐引发的钢筋锈蚀而发生性能退化甚至过早破坏。在某些情况下,这种退化在施工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以及金融的创新,P2P网络借贷以便捷、高效的优势成为一个金融领域的热点。但P2P网贷在野蛮生长与发展迅猛发展的同时,平台跑路不断、问题频出的不良情况。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与线性分组码级联的矩阵交织器,提出了一种矩阵交织参数盲估计方法.首先构造数据矩阵,确定交织深度的整数倍;再进行一维假设确定交织偏差;最后对交织深度和交织宽度进行
轮辐式索膜结构具有质量轻、受力合理、跨越跨度大等优点。该结构由内环索、径向索(脊索、谷索)和压环等构件组成,索系预应力水平及应力分布对整个结构的刚度和受力性能起着至关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肝硬化患者97例,接受内镜下胃粘膜活检,并采用血清学方法和组织学染色,检测Hp。结果 Hp阳性组PHG发生率为76.6%其中重
患者男,35岁,因经常感到头晕、乏力、睡眠不好于2002年2月28日来本院门诊就诊.就诊前10 d无服药史,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曾有煤气中毒史.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