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发布了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随着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的会计剩余控制权也相应扩大。会计剩余控制权是会计准则给企业留下的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空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给企业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空间,给管理者使用会计剩余控制权提供了便利,如果对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的运用不加约束,必然损害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资本配置效率,特别是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制衡度低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因此,从会计剩余控制权视角系统研究它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探索这一问题的机制,是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股权结构特征及制度背景,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经济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会计剩余控制权对会计信息质量、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会计剩余控制权的基本问题;接着,对会计剩余控制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检验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观点和结论。本文实证检验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首先,对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会计剩余控制权可能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和股权制衡,发现大股东控制加剧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负相关性,股权制衡降低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负相关性。本文实证检验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首先,对会计剩余控制权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会计剩余控制权可能降低资本配置效率;然后,对会计剩余控制权与契约激励之问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两者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会计剩余控制权能提高契约激励;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契约激励在会计剩余控制权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契约激励的传导效应存在,会计剩余控制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部分影响由契约激励传导实现。在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的基础上,本文将会计剩余控制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相结合,加入会计剩余控制权,检验会计剩余控制权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会计剩余控制权增强了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投资过度的效应,削弱了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投资不足的效应。在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为完善会计准则趋同从而降低会计剩余控制权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