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柳科植物萎蔫后的叶片对夜蛾类害虫有较强引诱作用,诱蛾机理方面曾经提出过4种假说:隐藏处所、引诱取食、影响求偶、引诱或刺激产卵。尽管当前活性成分的配方筛选、载体优化、诱杀器设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始终未能真正明确这种机理。为此,作者观察了棉铃虫趋向萎蔫杨树叶片节律;采用双串联小室研究了黑杨挥发物与求偶的关系;室内两项配对条件下测试了黑杨叶片和棉铃虫其他主要寄主的产卵引诱力;在不同蔗糖溶液×不同植物气味氛围下,测试了成虫的寿命和产卵时相;最后通过野外诱捕,确定了黑杨粗提物与棉铃虫性信息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萎蔫黑杨叶片引诱棉铃虫成虫节律观察。结果发现,棉铃虫两性成虫独立测试时,均对黑杨萎蔫叶片散发的气味有较强的趋性,反应时相也比较一致。夜间趋向杨树萎蔫叶片有3次趋向高峰,第一次高峰发生在21:00~22:00,为整个夜间趋向最强的阶段;午夜前后出现短暂的回落期,第二次高峰出现在夜间0:00~1:00;第3次高峰出现在3:00~4:30。(2)萎蔫黑杨叶片对棉铃虫配偶搜索的影响。无论是独立放置的雌蛾还是萎蔫杨树叶片,都对雄蛾有引诱作用。二者组合时,雌蛾对棉铃虫雄蛾的趋性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雌蛾置于黑杨叶片上游的气味组合,诱捕的雄蛾数量却极显著多于单纯萎蔫黑杨叶片。(3)野外黑杨粗提物和花香引诱剂对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大田诱捕发现,黑杨粗提物对棉铃虫性信息素和烟青虫性信息素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针对棉铃虫而言,凡是配方中含有棉铃虫性信息素的处理诱捕数量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优于黑杨萎蔫叶片粗提物。花香引诱剂具有宽泛的诱虫谱,可以克服棉铃虫和烟青虫性信息素诱虫谱过于单一的缺陷。(4)萎蔫黑杨叶片对棉铃虫产卵选择的影响。萎蔫黑杨叶片和棉铃虫的4种主要产卵寄主棉花、烟草、番茄和辣椒分别与洁净空气对照配对测试时,均有显著吸引产卵作用。萎蔫黑杨叶片分别与主要寄主配对时,萎蔫黑杨叶片落卵量除了与烟草落卵量差异不显著外,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主要寄主上的落卵量。(5)植物环境与补充营养水平对棉铃虫卵量及寿命的影响。影响棉铃虫终生产卵量及成虫寿命的主要因素均是蔗糖溶液浓度,植物挥发物氛围均没有显著影响。5%蔗糖溶液浓度下棉铃虫的寿命最长,终生产卵量最多。棉铃虫雌蛾的产卵量与蔗糖溶液浓度呈抛物线型关系,其方程为y=-17.392x~2+186.38x+303.83,理论上取食5.3582%的蔗糖溶液时产卵量最大,理论最大产卵量大约为800粒。综上所述,两性成虫均对黑杨萎蔫叶片散发的气味有较强的趋性,反应时相也比较一致。黑杨萎蔫叶片的气味无论在室内还是在野外,均不影响棉铃虫基于性信息素的求偶行为。黑杨气味强烈引诱产卵,但不影响终生产卵量和寿命。终生产卵量主要取决于补充营养水平,甚至决定性超过了潜在繁殖力的决定因子-成虫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