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样初始状态对红壤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壤地区水土流失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土壤侵蚀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以湖南省丘陵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容重(1.05、1.1、1.15、1.2、1.25g/cm3)、初始含水量(风干土、10%、15%、20%)的土样初始状态对坡面降雨入渗过程、产流过程、降水与地表水和壤中流之间的转化规律及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揭示裸露坡地的水文过程变化规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初始容重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容重是影响坡面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土壤初始容重条件对坡面产流、产沙、入渗和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的影响为:有壤中流情况,在低容重时产流强度和产流速度随容重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容重时随容重的增加而减小;产沙速度随着容重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总产沙量和泥沙溅蚀量无明显规律变化;初始入渗速率随容重的增加而减小。无壤中流情况,产流强度、产沙速度、总产沙量和泥沙溅湿量随着容重的增加而增加。容重1.05和1.1g/cm3,1.15和1.2g/cm3之间无显著差异,容重1.25g/cm3含水量变异产生显著差异。2.不同初始含水量对坡面水文过程的影响不同的初始含水量使得土壤结构不同,进而影响坡面水文过程:有壤中流时,随含水量的增加产流时间减慢,总产沙量和泥沙溅蚀量减小。平均入渗率随含水量的变化衰减速度依次为:风干土>20%>15%>10%;无壤中流时,初始含水量10%、15%和20%随含水量的增加,产流强度增加,总产沙量增加,产沙速度先减小后加快,风干土的产流速度随含水量增加先加快后减慢,并以稳定的速率下渗。3.有无壤中流水文过程比较分析初始容重相同时,有壤中流的初始产流速度比无壤中流慢,总产流量变化范围也小于无壤中流,同一时刻容重1.15g/cm3平均入渗率无壤中流小于有壤中流,其余4种容重无壤中流大于有壤中流。初始含水量相同时有壤中流产流速度快于无壤中流,初始产沙速度稍快于无壤中流,平均入渗率小于无壤中流。有壤中流和无壤中流含水量的变异系数都属于中等变异,有壤中流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加变异系数逐渐减小,无壤中流比有壤中流的变异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旅游体验理论为基础,以社区居民和游客的空间体验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为研究区,探究旅游型村落空间生产面临的问题以及优化的建
矿井地质编录工作是把直接观察和综合整理的矿山地质信息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编制而成的记录,是煤矿地质勘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原始传统技术手段,工作效率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