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时期,中国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活动通常是个体、团队和组织各层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01],因而亟须解决“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问题。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不同类型的员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相同。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的主体,是一种具有高度战略性的创新资源和资本,其创新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组织特性,工作压力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组织和个体中,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不同性质的压力对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各不相同。然而,从压力这种心理感知到具体的创新行为,中间过程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学者指出,阻碍创新的并非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是信心和进取精神的缺失。而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身产生创新行为的能力和信心的评价,可能在压力和创新行为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工作压力的两个维度“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加入中介变量创新自我效能感,对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影响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过程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据已有的关于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创新行为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文献,提出有关研究假设,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与整理数据,用探索性研究方法来研究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研究得到结论:工作压力的两个维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不同,其中挑战性压力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正向作用,阻碍性压力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负向作用;工作压力的两个维度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同,其中挑战性压力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创新自我效能感有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中有中介作用。本文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研究:首先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其次,回顾与梳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创新行为等变量的内涵、测度以及相关研究文献,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理论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然后在已通过实证检验的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对搜集到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再以通过信效度检验的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对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分别对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归纳实证分析结果,据此提出管理建议,指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和未来走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