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虫草小分子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纯化及其抗瘤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抑瘤活性筛选戴氏虫草发酵产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有效部位,针对有效活性部位分离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寻找抗癌新药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制备戴氏虫草菌丝体,MTT法筛选抑制肿瘤有效部位,反复正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利用EI、ESI及1D-NMR等技术对其结构鉴定;并研究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  结果:抑瘤活性结果提示,戴氏虫草菌丝体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部位;针对菌丝体石油醚、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分离并鉴定出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反式-16-十八碳烯酸(化合物I)、壬二酸(化合物II)、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化合物III)、亚油酸甲酯(化合物IV)、亚油酸(化合物V)、十七-烷醇(化合物VI)、化合物VII(结构鉴定中)。化合物抑瘤结果表明,壬二酸对舌癌Tca-8113细胞增殖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且呈较好剂量依赖关系,IC50值为31.90μM,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对乳腺癌MDA-MB-435细胞和BT474细胞具有较高的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且呈较好剂量依赖关系,IC50值为25.57μM,26.31μM。  结论:从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反式-16-十八碳烯酸、壬二酸、亚油酸甲酯、亚油酸和十七-烷醇为首次从戴氏虫草中分离得到;壬二酸和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分别选择性地对Tca-8113细胞和MDA-MB-435细胞、BT474细胞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可能为戴氏虫草菌丝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开展国际项目的投融资、建设与运营.能源合作项目是排头兵,不仅是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着
通过科技来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是近年来的整体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灌区的灌溉管理系统进行研究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研究项目,本文对我国灌区灌溉管理系
由于用电管理技术的相对落后,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无法在第一时间检测到,不能合理规范用电行为,极大地影响了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所以现阶段,供电企业开始逐渐推行用电信息采
聚氯乙烯PVC土工膜作为一种良好的防渗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渠道工程、低土石坝工程、临时围堰工程、病坝渗漏治理等范畴.在高土石坝中,局限于结合其他防渗形式与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