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Advanced协同中继技术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TE-Advanced定位于更高的数据率和更大的系统容量,峰值速率目标为:在低速移动、热点覆盖场景下1Gbit/s;在高速移动、广域覆盖场景下100Mbit/s。为了满足这个目标LTE-Advanced必定会引入新的无线技术。其中中继技术作为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候选技术可为小区带来更大的覆盖范围和系统容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引入典型的性能-成本分析曲线,在系统容量和覆盖面积等性能相同的基础上,比较传统蜂窝网和中继扩展蜂窝网,分析中继技术带来的成本效益。并基于协作中继在LTE-A的两个方面:最佳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和中继节点协作传输算法进行分别研究。最后本文提出基于LTE-A的协作中继方案,给出方案的操作流程。   最佳协作中继节点的选择是协作中继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固定中继网络的特点,将多物网络流模型应用于LTE-A协作中继网络中。基于该模型在最短路径节点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无线固定中继路由算法(WFRR),该算法可以有效保证系统稳定性及用户使用带宽,从而可以提供稳定QoS服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在吞吐量和传输延时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中继节点协作传输算法包括协作信号处理和数据协作传输。协作中继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放大转发中继和解码转发中继。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放大转发中继和解码转发中继的信道容量,并通过仿真分析两种中继方式的误码率性能。本文着重研究两种数据协作传输算法,包括循环延时协作中继和空时编码协作中继。同时基于空时编码协作中继进行改进,在中继数据发送前通过引入预编码,求出最优空时编码传输。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实现了在EPA、EVA两种不同的传输环境下,通过对循环延时协作、空时编码协作和改进空时编码协作三种数据传输方案进行误码率性能分析,充分验证了改进空时编码传输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无线频谱紧缺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它能够智能感知无线通信环境,根据一定的学习和决策算法,实时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之上,为人们提供各种资源全面共享的基础设施。网格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资源孤岛,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中协同工作和问题求解,因而网格资源管理及分配是网格中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能量有限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负责探测特定的环境并把信息汇聚到接入点。节点尺寸一般很小,应用环境特殊,在这种情况下更换
无线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无线通信信道天然具有开放性,因此容易被截获、监听和破译。因此,如何确保信息传输中的安全性成为了无线通信网
无线网络随着大量具有短通信距离设备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然而在实际网络中,节点移动、周期性休眠、电磁干扰、信号衰减或网络稀疏等多种原因,使得网络频繁割裂,源和目的节点之
随着二十一世纪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从3G的面世到4G的研发,人们对个人移动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基于扩频技术的CDMA所具有的优越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扩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缓解当前频谱资源紧张现状,但由于其受到自干扰问题的限制,因此暂未被广泛使用。目前,同时同频全双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