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追寻:苏·维·奈保尔《抵达之谜》的后殖民解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后,大量前殖民地移民涌入英国,其中不乏大量移民作家。他们的加入使得英国文学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并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作为一个出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后裔,奈保尔也在此时来到了英国,并在伦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奈保尔与众不同的双重视角和写作风格。《抵达之谜》是维·苏·奈保尔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它记录了奈保尔作为前殖民地居民的苦闷和作为移民作家的痛苦。此书杂糅了小说和自传的特点,映射出后殖民时期殖民地居民走向文明中心,走向帝国都市的地理文化之旅。通过这部半自传体小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奈保尔对自我寻梦之旅的回顾与反思,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积极探寻。本文以后殖民主义身份理论和后殖民时代背景为依托,以《抵达之谜》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奈保尔如何在不断的旅行和写作中扫除身份认同障碍,建构新的混杂性文化身份。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奈保尔的生平,并对《抵达之谜》是小说还是自传进行了讨论。此外,该部分还对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危机,文化自卑感的成因及移民作家身份的苦闷。奈保尔作为出生于特立尼达的印度移民后裔,注定要面对身份的危机。在寻梦的旅程中,民族身份和文化差异造成了人和作家的分裂,使他成为了一名模仿作家。此外,该章还论述了殖民教育是奈保尔憎恶自身文化以及隐瞒殖民地背景的根源。第二章叙述了小说中奈保尔追寻文化身份的旅程。贫穷落后的特立尼达使他从小就向往遥远的帝国中心,为了成为一名作家,奈保尔踏上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旅程。然而,他发现“帝国中心”与他想象中的大不相同。抵达伦敦后的错置感和异化感又使他渴望回到那个热带小岛。在多次往返特立尼达与英国的旅途中,他逐渐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观念,并最终摒弃了对特立尼达文化、历史和传统的偏见。第三章分析了奈保尔的人与作家两种身份的统一,以及旅行和写作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旅行和写作,奈保尔弥合了少数族裔与英国作家这两种身份之间的差距,并且接受了身份的多样性和混杂性。此外,通过其对威尔特郡乡间的人与事的观察,树立了唯有变化是永恒的观念,实现了新生。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指出奈保尔寻梦的旅程也是他身份构建的过程。在不断的旅行和写作中,他认可了自己的殖民地背景和文化根源,化解了人与作家两种身份的冲突,消解了寻梦过程中的错位感和异化感,构建了新的混杂身份。
其他文献
基于普洱市生态城市打造、大中河引水项目中六顺乡两座大型泵站建设项目实施以及六顺片区负荷的增长等原因,致使现有变电容量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为满足上述新增负荷用
配方法是初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配方法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数学解题中有广泛地应用。本文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函数的最值、字母的值、因式分解等方面举例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图像学研究日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大显学,在图像学研究中,必须梳理出三个关键词:形象、文本和意识形态。形象是包括图像、精神、词语在内的一个家族
<正> 细心的出版人都知道,中信社是最近一二年才蹦出来的一匹“黑马”,在图书装帧及宣传策划方面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它已形成的畅销风潮来看,其中确有许多值得出版人员
期刊
<正> 中信出版社为满足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之需求,和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联合出版了《工商管理精要》系列丛书。丛书原版是9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版发行的新作。出
重要的世界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争取和平而不是纵容战争$$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47个新入选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赫然在列。多年申
报纸
本文由汉语与英语的发展史论起,追溯英汉词汇发展的历史根源,然后具体从英汉词汇中体现的不同的民族思维,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词义错位以及英汉词汇中的一词多义,英汉词汇中的互
凌子风导演的电影《狂》改编自李劼人的小说《死水微澜》。李劼人是《包法利夫人》的第一个中文翻译者,且一生三次翻译该小说,这对《死水微澜》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凌子风数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在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影响的基础上,拥有硕士、博士这种较高学历的研究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研究生就业难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立足蜜蜂保护工作,分别从天气、生物防治、农药、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阐述了当前养蜂生产实践中蜜蜂保护值得关注的几个新视点及其危害性和预防性建议,以便更好地共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