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繁殖内分泌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y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性腺既是产生配子的场所,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排放过程中,性腺产生的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反馈作用来协调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适量的合成与释放。与之同时,垂体细胞和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都呈现规律性变化。本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鲽(Karetus bicoloratus)性腺和垂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繁殖季节注射外源激素LHRH-A后石鲽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变化。 1.石鲽性腺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石鲽卵巢一对,呈三角戟状。未成熟卵巢呈淡黄色或淡红色,成熟卵巢米黄色或橘红色。卵巢的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细胞发育分为5个时相,其中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用组织学难以区分,2时相卵母细胞胞质内出现卵黄核;3时相卵母细胞卵黄开始积累;4时相卵母细胞出现两层滤泡细胞:4时相后期核开始偏位,胚基出现:5时相成熟卵细胞胞核消失,呈游离状态;Ⅵ期卵巢内卵黄颗粒融合成块状,并开始退化吸收;处于恢复期(Ⅱ期)的卵巢很容易被苏木精然成深蓝色。各个时期的卵细胞核仁数量,胞膜厚度及细胞体积变化很大。 石鲽精巢和卵巢一样,成对,未成熟精巢线状、半透明,成熟精巢膨大的软体状、乳白色。石鲽精巢小叶型。精巢的发育分为6个时期,精细胞的发育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其中Ⅲ期精巢包含了所有精细胞;Ⅳ期精巢精细胞的发育高度一致:Ⅴ期精巢细胞数量达到顶峰。 2.石鲽性腺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石鲽性腺的免疫组化显示,Ⅰ-Ⅵ期的卵巢对雌二醇(E2)及雌激素受体(ER)都显免疫阳性反应,其中卵黄生成前期和卵黄生成期E2表达最强,主要分布在胞质、核质和核膜。而在卵黄形成后期和趋于成熟的卵母细胞中雌二醇表达减弱,主要分布在胞质、滤泡细胞、核质和卵黄颗粒,核仁也有表达。ER在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和E2相似,只是在成熟期较E2反应强些。 E2和ER在精巢各个时期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说明了E2通过ER作用于精细胞发育的各个
其他文献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是苏轼词集中的名作,每句都是佳句.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该词是东坡贬谪黄州后,特殊时地与心境作用下的偶然结果.实际上该词从内容到形式,从流露
本研究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通过一系列试验条件如鲫淋巴细胞最适分离条件、MTT比色法试验最佳波长和鲫淋巴细胞最优培养条件的探索,建立了鲫淋巴细胞体外转化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