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翎在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精神。本文欲用启蒙主义精神来关注路翎前期小说中的精神内核,将作家作品放置于社会历史和文学史的背景中,去考察路翎作品中的启蒙意识。
本文的前言部分评述了学界对“七月派”的认识过程,总括了路翎创作的小说数量,分析了小说的前后期分期问题,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全面清理了关于涉及本题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是对启蒙溯源的梳理。包括启蒙在西方语境下的意义和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发生及演变。西方现代启蒙以理性为主潮,强调自我启蒙。而中国的启蒙是在民族的危亡中发生的,它一开始就与“救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七月派始终贯彻着“启蒙与救亡”相促进的文学观。
第二章是具体的从路翎小说的文本出发,探讨路翎前期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启蒙主义精神。本章从对国民的“精神奴役创伤”、人民的“原始强力”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三部分入手,展现路翎小说中的启蒙意识。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路翎的文艺思想以及对其文艺思想的多元构成的探讨。路翎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其主体性的现实主义文学,他对“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思想的理解,以及对个性的积极的解放的认识。路翎深受外国文学、鲁迅和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其思想理论就主要源自于此。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即对路翎前期启蒙小说的特点、意义及路翎人生悲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