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符号暴力”作为一种媒介研究视角,起源于布尔迪厄《关于电视》一书,在书中布尔迪厄仅勾勒出了一个媒介“符号暴力”问题的雏形,并且更多时候将其视为方法论。本文将立足于布尔迪厄的思想起点,尝试将媒介“符号暴力”作为研究对象去探索。在媒介化生存的今天,媒介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对媒介“符号暴力”研究十分必要。为了理清媒介“符号暴力”的内涵和外延,论文首先明确了何为媒介“符号暴力”,其与媒介暴力的区别等问题,并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对千变万化的媒介“符号暴力”现象进行类型划分。论文从“偶像崇拜”、“文化认同”、“消费社会”等角度切入,分析了媒介“符号暴力”在动态的传播环境中所产生的多种问题表征,如错位崇拜、文化认同危机、消费理性缺失等。最后,论文认识到媒介“符号暴力”的不可消除性,一味对其批判与围剿毫无意义,必须认清媒介“符号暴力”的运行和斗争机制,以作规避。从受众和媒介两者入手,呼吁二者明悉自身伦理责任,传者把握传播尺度,受者保持接收理性,共同维护传播生态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