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外学习融入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阿斯汀(Astin)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学生才能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基于他本人及佩斯(Pace)有关的学生努力质量的研究,他提出了“学生融入理论”,该理论旨在解释学生发展的动力因素,即学生融入。同时,库恩(G.Kuh)指出,大学生的学习与人格发展是由课堂内外学业及非学业的活动形塑而成,课堂外的经验对于高等教育有很重要的贡献。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了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的经历给学生带来了哪些收获以及这些收获是如何形成的,进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以记者团优秀的毕业团友和指导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再利用扎根理论编码的方式,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合。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生成了“本科生课外学习融入性理论模型”,并进行讨论。具体如下:(1)本科生课外学习融入性理论模型,建立在对访谈资料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由本科生课外学习融入性的因果性条件、现象、应对策略、策略的情境和干预条件、结果等五大部分组成。(2)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促进本科生课外学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它包括学生的主动实践和社团提供的支持两个方面。(3)给学生和高校提出建议。其中,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为:主动实践中生成教育真理;有意义活动中收获成就;合作中促进相互学习。对高校提出的建议包括: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鼓励师生交流;寄予学生更高的期望;营造自由开放的文化。最后,阐释了研究感悟、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是三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在诸多文献中,常被混用。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发挥十六大报告对行业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正>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连卡佛、I.T外,买手店已经以微型店、社区店、连锁店等多种形式在一、二线城市遍地开花。这一新兴业态悄然赢得了我国中产阶层的青睐。在CHIC2014现场记
背景:有观点认为根管治疗和桩核修复会增加牙齿折裂的危险,纤维桩核修复能否提高重度楔状缺损牙的抗折性能?三维有限元法可以将复杂的牙体组织简化成可被计算机分析的模型,通过对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从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以丝绸业和棉纺业为主体的纺织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商品经济活跃,形成了立体的市场体系。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大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
新媒介时代需要新媒介素养。作为代表国家依法行使相关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的群体,公务员新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在影响个人对新媒介环境的适应程度的同时,也关系到各项社会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全面生活,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地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高校校长作为地方高校的最高领导者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普遍下滑,大学生道德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角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处于我国科技前沿的高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有且仅有一次生命。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科学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漠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