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固废制备复合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钢铁行业固体废弃物存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以钢渣、铁尾矿、尾矿废石等钢铁固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制备及水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用于土木工程用全固废绿色低碳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固废基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采用机械-化学耦合活化的方式对铁尾矿和钢渣进行活化,研究了两者的粉磨特性和活性;其次,在原料耦合活化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梯级粉磨方法,研究了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制备及性能,并通过水化热分析、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揭示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最后,利用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铁尾矿细骨料、铁尾矿废石粗骨料制备了全固废绿色低碳混凝土,并研究了全固废绿色低碳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原材料的粉磨特性及活化研究得出:筛分后粒径小于0.15mm的铁尾矿经60min机械粉磨其细度达到525m~2/kg,28天活性指数达到86.4%;破碎后粒径小于7mm的钢渣经45min机械粉磨其细度达到455m~2/kg,28天活性指数达到77.3%,两者均可用于活性混合材。铁尾矿的细度模数为2.55,属中砂范围,其粒径63.44%分布于0.30~1.18mm区间;铁尾矿废石级配属于连续级配,粒径63.54%废石在16~26.5mm区间。(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出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最优配比为:钢渣和铁尾矿质量比2:3,钢渣和铁尾矿总掺量36%,矿渣掺量51.5%,脱硫石膏掺量12.5%,Na2SO4和Na2Si O3·9H2O掺量分别占胶凝材料总量的1.2%,胶砂比1:3,水胶比0.58;采用梯级粉磨对钢渣、铁尾矿、矿渣和脱硫石膏进行三级粉磨,组合时间为22+30+40min时,所得的复合胶凝材料较单独粉磨-混合得到的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提高7.8%,胶砂试件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7.8 MPa和38.5MPa。复合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为34.7%、初凝时间为168min,终凝时间为345min,安定性合格。(3)通过XRD、SEM及水化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进行研究发现,采用梯级粉磨优化制备的胶凝材料其水化程度大于单独粉磨-混合制备的胶凝材料;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钢渣-铁尾矿-矿渣-脱硫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钙矾石(AFt)和少量堇青石,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的含量在降低,而体系内含有未参与反应的矿物被残留。水化产物与未参与反应的惰性矿物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致密的团聚物,提高了胶凝体系的强度。(4)所制备的全固废绿色低碳混凝土,复合胶凝材料用量为520kg/m~3,铁尾矿用量为726 kg/m~3,铁尾矿废石用量为1044kg/m~3,水胶比为0.3,砂率为41%,Na2SO4用量6.24 kg/m~3,Na2Si O3·9H2O用量6.24 kg/m~3,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1.5%(占复合胶凝材料用量),全固废绿色低碳混凝土坍落度为95mm,其3d、7d及28d抗压强度为分别为32 MPa、43.6 MPa及51.2MPa。
其他文献
结构优化可以通过合理布置节点位置或者控制杆件的横截面积使得结构在保证安全美观实用的同时,也具有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过去人们主要采用力学准则法与数学规划法来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适用范围比较小,且不适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群智能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黏菌优化算法是一种元启发式算法,具有参数少,寻优能力强等优点。但在后
学位
学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且随着锂离子正极材料品质的提升,业内对于原料端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而钙作为锂盐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成为各大生产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基于锂辉石硫酸焙烧法提锂制取锂盐产品的生产实际,就常用的深度除钙工艺——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络合掩蔽法、过滤法,对比分析与探究锂盐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除钙工艺的优劣,以及各种除钙工艺及
期刊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跨度桥梁、空间结构、钢结构等应用日益增加,在这种大跨度结构施工中需设置临时支撑以满足施工要求,空钢管的承载力较小而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远满足使用要求并且使用后不好拆除,但介于两者之间承载力的填芯钢管柱,且使用过后易于快速拆除的结构研究较少且偏浅显。填芯钢管柱整体稳定性较好,安装简单方便,承载力大,可快速拆除且重复周转使用经济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主要对填芯钢管柱在静力加载试验下
学位
学位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石材的消耗日益增多,成本愈来愈高,而且采石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将煤矸石、石灰和钢渣等工业固废应用于路面基层,既实现了工业固废资源利用,同时缓解了天然砂石原料的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为道路建设创造显著的效益。本文以峰峰矿区自燃煤矸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入适量的石灰和钢渣,制备石灰-钢渣-煤矸石混合料。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煤矸石
学位
<正>Energy Daily,2014-08-18研究人员说,一种新技术能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污染空气的臭气成功转化为不臭的气体,继而用于开发燃料电池,为家庭、办公室和医院提供清洁电能。该技术是把甲烷气体转化为高效、清洁的氢能。研究者的报告是美国化学学会(ACS)第248次全国会议报告的一部分。会议由数千名科学家参加,发表关于学科和其他课题新进展的报告近12000篇。会议在2014年8月21日结束
期刊
学位
沥青路面的低温特性主要受材料本身组成和外部环境温度历史作用的影响,其中沥青的微观组成是决定道路低温性能优劣的重要内因,通过探讨其组分对低温性能的影响作用,为从沥青材料方面更好地阐明沥青混合料路面的低温开裂机制提供了条件。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已经对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开展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沥青构成十分复杂,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借助试验手段研究沥青组成对低温性能的直接影响作用并不现实。因此,本
学位
近年来,钢结构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输煤钢栈桥以其重量轻、施工便捷等优势在我国煤炭建筑中普遍使用。输煤栈桥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会遇到各种使用变更、环境腐蚀和施工不当等问题,降低了输煤栈桥的安全性。因此对承载力以及耐久性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栈桥进行改造加固已成为结构安全与正常使用的重要举措。本论文基于某输煤栈桥加固改造工程设计研究,由于该栈桥需更换强力皮带、增设隔声措施等原因,需对原栈桥改造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