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薄膜磁阻效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型金刚石膜具有显著的磁阻效应,是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现象。结合金刚石所具有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预示着金刚石膜可作为新一代磁敏传感器材料,从而拓宽金刚石膜在电子学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制备定向生长的金刚石薄膜。用冷离子注入法对金刚石薄膜进行硼掺杂。用SEM和Raman光谱检测和分析金刚石薄膜的质量。用四探针法对金刚石薄膜的磁阻效应在0~5T的磁场范围内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磁阻效应强烈依赖于磁场、样品形状和温度等因素。当磁场为5T时,条形样品的电阻变化可达0.40,圆盘样品可达0.85。在一定的磁场下,条形样品的磁阻具有显著的形状效应,磁阻和样品的宽长比成正比。磁阻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在5T的磁场下,当温度从300K上升到500K时,圆盘样品的磁阻从0.85下降到0.15。对金刚石膜显著的磁阻效应和丰富的磁阻特性,其产生原因到目前还不太清楚。本文对金刚石薄膜的磁阻效应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Fuchs—Sondheimer 薄膜理论(F-S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晶格散射、杂质散射和表面散射。通过求解弛豫近似下的Boltzmann方程,利用并联电阻模型,研究了P-型异质外延金刚石膜的磁阻效应。导出了金刚石膜磁阻效应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和实验相一致。研究了Hall 效应对磁阻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条形样品的形状效应是由于Hall电场随样品的宽长比变化而产生的。在价带分裂模型和F-S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金刚石膜压阻效应的理论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计算了金刚石膜的压阻效应。对金刚石膜的磁阻效应和压阻效应,首次建立了统一的计算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磁场对压阻效应的影响,以及应力对磁阻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内应力作用下价带分裂的温度变化模型,研究了温度变化对金刚石膜磁阻和压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应力导致的价带分裂随温度的变化,对磁阻和压阻随温度的变化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该领域后续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展望了金刚石膜磁阻效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铸造烧结法是一种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新工艺方法。根据铸造烧结法的工艺特点,本文开展了TiC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复合层在液态成形条件下的燃烧行为研究;并针对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与提高,而校园媒体就是其中手段之一。校园媒体新闻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多种功能体现,为了使
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理工科大学应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是一种智能材料,通常是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当对它施加电场时,其粘度瞬间变化几个数量级,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课程设计是工科类专业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针对焊接专业课程设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焊接结构生产课程设计为例,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设计的管理和具体实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对车载系统远近灯光切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中使用的技术现状,对夜间行车远近灯光切换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的设计。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