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强,作为金融经济和资本运作主体的银行也必然将成为信息化武装的主要力量。自1997年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网上自助银行以来,中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已经经历了15年时间。这15年里,电子银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边缘到核心,形成了覆盖整个金融交易系统的电子渠道网络,成为每家银行争相发展的战略高地。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对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释义内容来看,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四大类,其中,网上银行和自助银行(ATM)是国内发展最早,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两类电子银行产品。本文着重分析了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各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模式及其经营效益,通过对电子银行四类主要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和经营绩效的对比,重点研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市场占比和拓展分析,以期得出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律和效益体现,从而提出以创新服务和提升渠道价值为主的电子银行发展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电子业务对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提升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处于城市商业银行中等偏上水平,对全行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中网上银行电子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对成本的节约和客户量的积累促进作用最大;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处于相对较低状态,主要原因是业务比较新颖,上线时间短,客户存量相对较少。论文同时探讨了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目前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产品种类单一,平台多样化,产品功能却不丰富;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目前仍然处在低效益、高成本阶段;电子银行业务的全部效益无法直接地通过数据或者利润进行体现,甚至间接效益要远远大于直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