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型分子筛膜缺陷的选择性修复及孔分布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筛膜因其分子级别的孔道结构、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以及特定的亲/疏水性,在膜分离、膜催化和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纯硅silicalite-1分子筛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在低浓度乙醇水溶液分离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合成技术的不完善以及合成过程中Al析出等原因导致晶间孔、裂纹等缺陷的产生和表面疏水性下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silicalite-1膜分离效果。因此如何减少silicalite-1膜的缺陷并提高其疏水性是实现silicalite-1膜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针对分子筛膜缺陷修复,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报道,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多次合成法、积碳结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化学液相沉积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化学液相沉积法具有条件温和、工艺简单、选择性好等优点。本文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选择性修复silicalite-1分子筛膜缺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的直径大于MFI(0.55 nm)的孔道尺寸,只能通过缺陷孔道扩散;silicalite-1分子筛膜具有疏水性,水分子通过分子筛膜的扩散量较小,而且水分子在分子筛孔道的扩散量远远小于其在非分子筛孔道中的扩散量,最终硅烷和水更倾向于在非分子筛孔道内反应,由此达到选择性修复缺陷的目的。MTMS分子中有疏水性甲基,因此采用MTMS修复可修复膜缺陷并提高其表面疏水性。采用油水界面法,可使MTMS水解缩合反应仅发生在分子筛膜缺陷孔口处,实现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选择性修复及表面修饰。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TMS在油水界面水解缩合形成一系列球状物,可以有效地堵塞分子筛膜的缺陷。渗透孔度计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修复介孔缺陷,修复后分子筛膜孔径主要分布在0.4-0.8 nm范围内,最大缺陷尺寸为3.08 nm,其中孔径在2 nm以下的微孔缺陷约占11.67%,介孔缺陷仅占0.17%。单组份渗透汽化结果显示,修复后分子筛膜的邻二甲苯(o-xylene)和三异丙苯(TIPB)渗透通量显著减小,表明修复后分子筛膜的缺陷明显减少,与渗透孔分度计法测定的孔径分布结果一致。接触角、红外光谱结果显示,修复后分子筛膜的表面疏水性明显增强。修复后的分子筛膜对5 wt%乙醇/水分离因子由4.74提高到17.25,而渗透通量仅降低32%,通量为0.67 kg.m-2.h-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IST)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为SIST的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
作为多位点的有机合成子,烯胺酮(酯)参与的串联反应广泛应用于吡咯衍生物的合成。综述了烯胺酮(酯)与邻二羰基化合物,β-硝基烯烃和苯乙炔等参与的串联反应在吡咯单环和稠环
刑民交叉案件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棘手案件,除了案件事实本身的疑难复杂、前置性立法不足及执法不力外,刑法学理论的误导也难辞其咎。风险刑法观倡导预防的早期化、外围化、直接
<正> 总能概念及热电系统的分析方法在通常的能源计量管理中,能量利用状况的评价,主要是进行量的平衡,并以量的平衡为基础研究热能利用效率的高低。这种量的平衡一般比较简
乙烯和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乙烯和丙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脑的裂解、煤转化、天然气合成等。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乙烯和丙烯的分离过程采用的是深冷分离,其能耗大约占整个
本文在区域沉积相及圈闭地质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正演模型,高分辨率约束波阻抗反演,地震属性提取,三维砂体雕刻等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对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岩性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NAFLD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simple steatosi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
本文介绍了循环水泵入口定压方式、两级泵中间定压方式和旁通管定压方式,结合工程实例对介质温度高、输送距离长、地形高差大的区域锅炉房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进行分析,通
目的为了进一步早期诊断和更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方法分析1992~2006年53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资料,以是否予机械通气治疗分为甲组(常规治疗组)及乙组(联合机械通气组)。结果对甲乙
<正>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是落实中央和最高检司法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深化检察改革必须紧紧牵住的"牛鼻子"。其中,科学划分、合理配置检察官、检察长和检委会的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