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而掀起了科学家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的研究热潮。从高分子材料科学的方面考虑,开发在环境友好的介质如水和/或其共溶剂中使用的非均相催化体系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均相催化剂与非均相催化剂相比,虽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活性优异、选择性高、活性位点均匀等优势,但却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循环使用效率较低,并且还会对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设计合成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环境友好的非均相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由于其高表面积、永久孔隙率和易于调节结构等功能而成为非均相催化剂体系中有吸引力的材料,也因此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本论文的第三章,我们通过醛–吡咯缩聚反应成功地制备了Salen-卟啉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SP-CMP,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SP-CMP的比表面积为482 m2 g–1,孔径主要集中在0.5、0.8和1.1 nm,属于微孔材料。由于SP-CMP的骨架结构是由具有金属螯合位点的Salen和卟啉单元构成的,使得材料可作为钯纳米粒子良好的载体。因此,我们在SP-CMP的微孔结构上进一步负载均匀分散的钯纳米粒子。将钯纳米粒子负载的SP-CMP(Pd@SP-CMP)用于催化水中的Suzuki–Miyaura和Heck–Mizoroki偶联反应,催化结果显示,其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宽的底物适用性以及良好的再循环利用性。该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展现了有机多孔材料在非均相催化领域的巨大潜力。本论文的第四章,我们通过Salen-Zn二醛衍生物和吡咯的缩聚反应,设计并构建了基于Salen-卟啉的共轭微孔聚合物材料CMP-Zn,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及性能研究。该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微孔孔道。CMP-Zn还显示出了较高的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273 K 1 bar下77.2 mg g–1),吸附热为13.65 kJ mol–1。此外,我们将其用于催化环氧化物的CO2环加成以及芳香族醛与丙二腈之间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通过对其非均相催化性能的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和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催化循环实验表明,该材料在循环八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非均相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