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条件下吡啶的生物强化降解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分批实验和连续流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氮杂环化合物吡啶在缺氧条件下的生物强化降解技术。分批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初始硝氮浓度、初始吡啶浓度、电子受体等操作参数对吡啶缺氧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啶可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矿化,并伴随着氨的释放。然而在缺氧条件下,吡啶降解显著增强,电子受体硝酸盐氮的存在对吡啶的降解有促进作用。吡啶缺氧降解的最佳pH值7.5-8.0,高浓度的吡啶或硝酸盐氮对吡啶的缺氧降解有抑制作用。连续流实验采用厌氧折流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BR-MBBR)耦合工艺,运行近一年调查了吡啶的生物降解效果和硝化性能。在ABR中吡啶降解释放的NH4+进入MBBR中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N03-回流至ABR中作为电子受体参与吡啶的缺氧降解。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在缺氧条件下硝酸盐氮的存在对毗啶的生物降解具有强化作用。当回流比从0增加到400%,ABR中吡啶的缺氧降解明显改善,可能由于在高回流比条件下硝态氮的可用性增高、对生物的毒性降低。此外,吡啶浓度对MBBR硝化效果的影响验证实验结果表明,ABR出水中的吡啶对MBBR的硝化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考察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各微生物发挥的重要作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吡啶缺氧降解系统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鉴定出了Paracoccus、Thiobacillus和Paludibacter为反应器运行初期吡啶缺氧降解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并分析比较了反应器运行后期缺氧条件下和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异同。结果表明缺氧条件下ABR菌群结构相对更复杂,多样性更高。
其他文献
通过SB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生物海绵铁载体开发中铁添加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各污染物处理时的最佳海绵铁投加量各不相同,处理COD、氨氮、TN和TP时的最佳
中国传统外语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质疑.用交际法教学模式取代中国传统外语教学中的"教与学"的模式,不失为中国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正> 前言关于 Sm、Eu、Gd 的分离,国内外均做了大量工作。一般多是利用 Eu 的还原性首先分离 Eu,然后再用萃取法分离 Sm 和 Gd。我们和包钢有色三厂曾研究了从包头矿中提取S
价值链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产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价值链与成本分析等.
以2010—2015年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创新激励、环境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人为本是现代高校工作的核心所在,是实现教学目标、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工作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新途径,使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
本文针对核电站二代改CPR1000机组三代EPR机组华龙一号机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与管板结合密封焊在役涡流检测,设计了专用旋转探头和自动检测装置,可用于在役或者制造期间蒸汽发
不同高度的空中目标在匀速飞行时,其径向距离和方位的变化率会有所差异。战场监视雷达通常为两坐标雷达,对空目标探测时无法测量俯仰角,不能实现高度测量,导致目标跟踪精度较
为实现对高威胁雷达精确有效的侦察干扰,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道化的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设计。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信道化和DRFM一般实现方法,利用数字信道化频域分解能
对质量功能配置设计理论进行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燥机一级质量屋模型,并对干燥机进行了综合竞争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