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居住区主要灌木树种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且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吸滞粉尘和降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木植物作为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植物类型,由于其生长高度与人的视线及呼吸带基本一致,因此其发挥的生态功能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对人类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测定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降温增湿量、滞尘量、杀菌率及噪音衰减值,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青岛市居住区主要灌木树种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和分级,以期为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所研究植物中,整个生长季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量最大的为金银木,最小的为棣棠,前者是后者的5.1倍,日释氧量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9倍。大部分植物日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   18种植物的单株固碳释氧能力从大到小表现为金银木>红瑞木>连翘>榆叶梅>火棘>紫荆>紫丁香>红叶石楠>华北珍珠梅>海桐>贴梗海棠>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红王子”锦带>木槿>棣棠>月季。其中,金银木的单株日固碳释氧能力最强,其固碳量、释氧量分别为631.70g·m-2·d-1、459.52g·m-2·d-1,月季的固碳释氧能力最低,固碳量、释氧量分别为6.61g·m-2·d-1、5.41g·m-2·d-1。   (2)春季降温增湿能力最强的是火棘,最低的是紫荆;夏季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火棘、紫叶小檗、月季,较弱的有紫剂、棣棠、大叶黄杨;秋季日降温增湿能力中紫叶小檗最强,降温增湿能力最弱的为木槿。   单株植物降温增湿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火棘>紫叶小檗>月季>“红王子”锦带>贴梗海棠>红叶石楠>金银木>连翘>红瑞木>华北珍珠梅>榆叶梅>金叶女贞>海桐>大叶黄杨>紫丁香>紫荆>木槿>棣棠,其中,日释水总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8倍,最大降温度数与最小降温度数相差0.32℃。   (3)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主要分布于1.3510g/m2-0.4306g/m2之间,其中大叶黄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连翘最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1倍。单株植物的滞尘能力不仅与其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有关,还应综合考虑单株植物的总叶面积。单株植物的滞尘能力表现为榆叶梅>金银木>红瑞木>火棘>红叶石楠>贴梗海棠>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红王子”锦带>海桐>华北珍珠梅>棣棠>木槿>紫丁香>紫荆>金叶女贞>连翘>月季。   (4)植物的杀菌效果随季节的不同存在差异。对杀菌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植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杀菌效果强,包括华北珍珠梅、大叶黄杨、火棘、紫荆、连翘、金银木、榆叶梅;第二类杀菌效果中等,包括金叶女贞、月季、红瑞木、棣棠、木槿、“红王子”锦带、紫叶小檗;第三类植物杀菌效果较差,包括海桐、紫丁香、贴梗海棠、红叶石楠。   (5)不同植物相对A声级噪音衰减值范围为2.22dB-9.05dB之间,各植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降噪能力表现为红瑞木>华北珍珠梅>“红王子”锦带>榆叶梅>大叶黄杨>金银木>木槿>金叶女贞>海桐>火棘>紫荆>棣棠>红叶石楠>紫丁香>连翘>贴梗海棠>月季>紫叶小檗。   (6)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植物进行评价分级,可将所研究的植物划分为三类:第Ⅰ类植物生态效益最好,为金银木;R为0.1300,第Ⅱ类植物生态效益较好,包括红瑞木、火棘、榆叶梅、华北珍珠梅、大叶黄杨、连翘“红王子”、锦带、紫荆,R值在0.0906-0.0649之间;第Ⅲ类植物生态效益较差,包括木槿、金叶女贞、海桐、红叶石楠、棣棠、紫丁香、紫叶小檗、贴梗海棠、月季,R值在0.0608-0.0537之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陕西黄龙山林区和甘肃子午岭林区立地条件较为接近的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从林木和林下更新苗根际采集土样,分析比较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差异,研究根际解磷细菌群落
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是指太阳辐射中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用于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实现物质积累的这部分辐射,是形成生物产量的基本能源之一,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
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市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部分月季(Rosa hybrida)品种进行表型性状调查,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该所内品种较多的杂交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的观赏性状进行综
碳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毛竹面积所占的比例在竹类资源中是最大的,它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
赣南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飞播马尾松林是赣南主要森林资源之一,全面提升其林分质量对赣南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副产品。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关系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和环境安全,同时也是关系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