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不同时期线粒体功能的变化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在心肌损伤不同时期线粒体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80320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脓毒症6h组(LPS-6h)、12h组(LPS-12h)和24h组(LPS-24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其余三组腹腔注射LPS,按10mg·kg-1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在诱导脓毒症后,分别在第6h、12h和24h麻醉后立即心尖采血并迅速剪取心脏,-80℃冻存备用。采集的血液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制备的心肌组织总蛋白提取液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的含量,并计算bcl-2与bax的比值。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ATP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结果各组hs-cTnI具有统计学意义(F=394.63,P=0.000),且在脓毒症组均较对照组含量高,在LPS-24h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执行凋亡作用的caspase-3和bax表达量在LPS-12 h与LPS-24 h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组逐渐增加,24 h为表达高峰。具有抑制凋亡作用的bcl-2在LPS-12h和LPS-24h的表达量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意义(P<0.01)。bcl-2在对照组为表达高峰,LPS-24h表达量最少。bcl-2/bax的比值在对照组与LPS-24h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35)且在对照组为高峰。各组间ATP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71,P=0.000),在脓毒症组逐渐降低,在LPS-24h含量最少。各组间COX活性具有统计学意义(F=131.52,P=0.000),在脓毒症各组呈降低趋势,在LPS-24h活性最低。结论脓毒症大鼠发生心肌损伤时,随时间进展可能存在线粒体相关凋亡基因的激活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进而影响ATP供能加重心肌损伤。
其他文献
介绍了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GPRS通信的特点以及发展前号。阐述了利用GPRS技术构成的监测系统对特殊行业用户的监测原理及监测远程终端单元(RTU)的硬件改进思路,提出增设
2011年10月17—18日,全国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全国国际集装箱堆场(仓储)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青岛召开。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和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有关领导以及上海、大连、营口、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泰州、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的15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青岛市物流协会承办,该会会长毛方国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
从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宁波—舟山港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着眼大局,统筹规划;加快岸线集约化、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