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国是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近年来随人口持续增长、耕地面积减少及自然灾害频发,国内资源环境瓶颈日益严重。面对严峻的国际粮食危机和农业全球化竞争的深化,只靠大力拉动农业“引进来”已不足以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贸易与投资两种手段相结合,全面推行农业“走出去”已势在必行。农业“走出去”战略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内资源、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及配合国家外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业“走出去”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竞争力还不高,与“走出去”整体步伐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且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外环境瞬息万变和我国相关政策的滞后,农业对外投资还面临着海外投资风险大、出口关税负担重等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结合我国与投资国比较优势,通过跨国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农业“走出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分析日、韩、美等发达国家农业“走出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然后从国际投资环境、国内政策支持、跨国经营人才几个角度归纳分析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政府应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国家宏观监管、引导与规划,建立完善的国内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改善政府管理和服务,为农业“走出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