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大高校对于校园景观的营造也愈加重视,我国的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也因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校园景观建设与当下社会思潮、文化观念、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关系密不可分,开放化、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可持续性是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趋势。因此,本文从公共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有机地结合人性化、开放化、生态化、特色化的设计思想,同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构建参与性更强、认同感更高的高校校园景观。首先,笔者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景观设计学理论、校园规划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中的人群类型、公共行为活动类型,以及介绍了不同人群在校园中的行为特征。同时,对高校校园景观相关概念进行说明与界定,包括多层次开放式校园、高校校园景观空间与高校校园景观要素。从而为公共行为特征的调查,以及高校校园改造研究奠定基础。其次,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校园发展概况,以及研究优秀校园景观改造案例,探究公共行为特征与校园景观的关系。了解到当代高校校园景观空间开放性不断增强,校园中人群类型逐渐增多,其行为活动也呈现多样性。因此,在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行为活动时,他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尺度、功能等也有着不一样的需求,这些需求所指向的行为特征在校园景观营造中有着相应的体现。在这种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基于公共行为特征的高校校园景观调查研究方法,旨在为高校校园景观改造实证研究找到最佳途径。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选取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校区作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广科院校园景观实体要素、使用人群、校园中行为活动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归纳出人们在校园景观中各类活动的行为特征,找出当前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景观改造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同类型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