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热词,明确坚定地用实际行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与发展的今天,研发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2016年7月5日,国家统计局更是将研发投入(R&D)纳入国民生产总值(GDP)核算中。各项统计数据显示,企业是研发活动中的主力军,在研发活动中扮演着最活跃的角色,同时,研发投入也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创新带去不竭动力,高水准的研发投入可以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研发投资最大的特点在于有着高昂的调整成本,突然中断会需要后期投入更多的资金继续研发,企业势必承担损失风险。为保证企业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财政部早在2007年就提出建议企业为了确保研发活动的资金需要,应该根据自身研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和资金需求,在研发投入前合理安排资金,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再者,由于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企业研发资金的来源受到内部现金流和外部融资条件的共同制约。研发活动周期长、成果有滞后性、风险高等不确定的特征使得研发投入普遍伴随融资约束。换言之,融资约束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研发的持续性和科技进步。本文以A股全部非银行、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发投入欧拉方程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权益性和债务性融资等控制变量,加入内部现金流和现金持有变化量的被解释变量,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样本在2008-2017年这十年中,在融资约束下,现金持有是否平滑了研发投入,对于不同的公司属性和企业成熟度而言,现金持有对研发投入的平滑作用又有怎样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持有变化量和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即企业通过持有现金平滑研发以应对融资约束的问题。描述性统计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更多,其融资约束程度也更高。可以判断出,非国有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较国有企业和成熟企业更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其持有现金来平滑研发投入的动机也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