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乌鲁木齐市在治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维生素D与结核病耐药关联性,采用经典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筛选与分析可能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具有统计学效应的相关因素,并采用贝叶斯网络构建因果模型,以期分析影响结核病耐药重要因素间的作用关系。通过构建不同VitD水平耐药结核病网络模型,探讨与分析VitD水平与患者耐药因果效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高危人群耐药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方法学参考与信息依据。方法:以在治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案信息资料及血液样本共774份。描述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特征患者VitD水平及VitD与结核耐药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维生素D与耐药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不同VitD水平结核病耐药相关因素间的因果效应,通过调整网络中的节点分析各影响因素的效应改变情况,进一步明确因素对结核病耐药的效应大小。结果:176例耐药监测患者中,总耐药率为25.0%,单耐药率为12.5%,多耐药率为7.4%,耐多药率为4.5%。患者体内VitD平均水平为(30.91±12.92)ng/ml,VitD缺乏患者占17.5%,VitD不足者占37.5%。随着患者VitD水平的升高,总耐药率有所下降。患者维生素D水平对不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民族、合并症等因素与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存在统计学效应。调整其他因素之后,维生素D与结核病耐药关联性P=0.065。基于因果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改变2月末痰涂片阳性的概率为100%时,耐药率增大9%;改变有合并症的概率为100%时,耐药率明显增加12%。此外,患者治疗分类、年龄、基线痰检结果可间接影响耐药效应。不同维生素D水平结核病患者耐药及治疗结局因果网络结构并不相同,耐药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效应大小并不相同。结论:相比经典回归建模,基于因果效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以展示图形加条件概率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影响结核病耐药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以及效应大小。加强对伴有合并症、2月末痰检未阴转者的管理与监督,及早发现不良治疗指征,有利于降低患者耐药率。不同维生素D水平结核病患者耐药及治疗结局因果网络结构并不相同,耐药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效应大小并不相同,提示维生素D水平或可能对结核病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贝叶斯网络因果效应推断,对精准分析与重点干预疾病治疗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