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拦砂坝是泥石流治理经常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防治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拦砂坝溢流口以及坝后回淤的设计多以设计者的经验来确定参数,缺乏足够的依据。因此,泥石流拦砂坝的溢流口过流能力以及坝后回淤,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泥石流拦砂坝的溢流口过流能力及坝后回淤研究,对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泥石流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水槽实验等研究手段,主要对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及坝后回淤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   1)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的参数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影响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泥石流容重、沟道坡度、溢流口形状以及溢流口与沟道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拦砂坝溢流口参数计算式的推导过程中,提出了过流能力计算的关键计算参数—流量系数,结合室内水槽实验建立了流量系数的经验计算方法;   3)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大小的变化规律。相同面积条件下不同溢流口形状的过流能力比较:矩形溢流口>梯形溢流口;深窄式溢流口>宽浅式溢流口>一般式溢流口。溢流口过流能力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加而减小,随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相对沟道宽度的增加而增加;溢流口位置与沟道中心相对者大,溢流口位置与沟道中心偏离者小。   4)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泥石流拦砂坝坝后回淤长度、厚度以及坡度的计算方法,还推导了坝后存在限制淤积物时的最大允许坝高的计算式;   5)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坝后回淤的相关规律,主要包括:坝后回淤长度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坝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坝后回淤纵坡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加而增加,随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坝体高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该文作者在总结了铁路桥梁抗震前人研究成果之后,主要围绕使桥梁抗震的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方法简化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抗震设计中可接受的简化计算方法方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剪力墙是高层建筑重要的抗侧力构件,其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抗震安全与否。随着日益复杂的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抗震安全性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钢板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目前桥梁中采用较多的结构形式,然而这些桥梁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进行维修加固。但加固后桥梁的材料自身
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建设,盾构隧道有时不可避免地要从桩下、桩侧和桩位置处穿过。盾构隧道开挖引起桩基产生附加变形和内力,从而对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南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物也快速向超高层、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空间网架结构具有受力均匀、刚度大等优点,已成为建筑结构广泛应用的形式,但钢材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
本论文将精细时程积分方法引入流体饱和两相多孔介质(以下简称饱和两相介质)的波动问题,建立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一种新的时域解法,并对该方法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和讨论。主要
对于目前我国西南地区众多坐落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高水头、大容量水电站,地下厂房是一种经济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相比常见的隧道等地下工程,大型水工地下洞室群通常空间关系较为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当今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得到大量应用。其在小、中、大震下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已较为系统,但巨震下的抗震性能研究还存在严重不足
随着能源短缺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纯电动汽车以其低污染、节约能源、热效率高等优势得到了重视和发展,被认为汽车工业的未来。为满足车辆所需能量,大容量电池的研究是非常有必
由于国内外自吸式普通射流器的动力效率较低,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该课题研制开发出自吸式空心环流射流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自吸式空心环流射流器是在普通射流器基础上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