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冠词系统包括三种形式: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an以及零冠词?。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冠词被赋予了功能语类这一特殊地位,而功能语类及其特征值的不同正是语言间差异的根本所在。因此,功能语类及其特征值能否被习得是检验普遍语法是否可及的一个重要标准。Ionin等人(2004)提出了“冠词选择参数”和“波动假说”,根据其主张,包含两个冠词的冠词系统,以定指性或特指性作为区分冠词的语义参数。通过普遍语法,母语中不包含冠词系统的二语学习者可以设置这两个语义参数,然而他们会在定指性和特指性之间来回波动,直至足量的二语输入使其成功地设置正确的参数。由于汉语是无冠词语言,可被用来检验“波动假说”的有效性。本项研究采用了两项研究工具。第一项为牛津快速定位测试,通过此项测试,90名被试被分为初、中、高三个水平组(初级组28人,中级组29人,高级组31人,剩余2人由于成绩低于初级组标准最低分,被排除)。第二项为“强制提取任务”,考察88名有效被试的英语冠词习得情况。同时,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学习者成功介入冠词的两种参数设置,支持了普遍语法的可及性假说。然而,他们在定指性和特指性这两种参数设置的选择中,呈现出波动现象,因此,“波动假说”的有效性得到验证。(2)本研究中,中国英语学者英语冠词习得模式呈现多样性。在定指语境和不定指语境中,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冠词使用正确率不同,不定指语境中冠词使用正确率明显高于定指语境中的正确率。由于母语迁移的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不定冠词a/an比定冠词the习得地更好。虽然汉语中不存在冠词系统,但汉语中的数词“一”具有与英语中a/an相同的[不定],[单数]的特征,因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不定冠词a/an时,会把汉语数词“一”的特征迁移到英语冠词学习中,从而促进a/an的习得。(3)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冠词习得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中,初、中、高三个水平组的被试在英语冠词习得上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尤其在[+定指,+特指]和[-定指,-特指]两个语境中,中级组和高级组的冠词使用正确率均达到94%以上,明显高于初级组。然而,在[+定指,-特指]和[-定指,+特指]两个语境中,三个水平组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即使高级组的英语学习者,依然在定指性和特指性这两种参数设置之间来回波动,进一步验证了“波动假说”的有效性。本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冠词习得中,完全介入冠词的定指性和特指性两种参数设置,支持了普遍语法完全可及假说。然而,在两种参数设置的选择中,呈现出波动现象,证实了“波动假说”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