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借育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鉴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dusamat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中频繁发生的暴力、自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是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内容与方法,其在教育内容、目标、层次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似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克服实际操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面临的困境,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向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章:大学生在青年期特殊的情感、意识波动使其心理问题频发,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儒家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对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方法的改善还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教育思想的内涵、儒家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鲜少谈及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内容、方法,更谈不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第二章: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是基于“人性问题”展开的,在对“人性善”“人性恶”“性三品”争论的基础上,经历产生、形成、发展、嬗变、恢复发展五个阶段最终形成。本章概括介绍了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坚持适度原则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适应心理;如何与父母、朋友相处的人际心理;树立明确目标,以坚定的信念战胜艰苦环境的意志心理;理论学习与实践落实相结合的学习心理;士、君子、圣人三个不同层次的人格心理。此外,还介绍了正确处理欲望与情绪关系的节欲养心法、通过角色转换调整情绪的自我反省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倾述的开导劝慰法。  第三章: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层次上的相似性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目标是培养圣人,二者在对人的道德和理想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来实现最终目标,而要保证大学生真正接受这些教育内容就要从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入手。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是教育活动的低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二者在教育层次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第四章: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中国历史上对儒家文化的多次批判,使得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影响力被削弱,再加上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体制和实践操作中二者各自存在的弊端,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面临着困境。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缺乏认知、对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接受度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运用儒家心理教育思想。  第五章:探讨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的具体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并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借鉴的自觉性。还要利用传统节日仪式和互联网络媒介,丰富教育载体,提高借鉴的能动性。更要通过积极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借鉴的实际效果。最后,还应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共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心理教育思想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他文献
学位
植物油如何储藏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油的氧化指标(过氧化值、酸价、羰基价)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对植物油开封食用过程中储存品质提供合理的建议。
对三维PIV中透视投影的视点定位与透视平面的确定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视点坐标与透视平面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视点坐标与透视平
《尚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奉为“五经之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尚书》中教育思想的目的,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为了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提到一定的政治高度的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所通过
当今社会处于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等转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则——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面对日趋激烈
文章首先概述了互联网时代加速了漫画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数字漫画应运而生和漫画传播媒介由纸质媒介变为多媒体媒介,然后对传统漫画的造型特点和数字漫画的造型特点进行了介绍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从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出发,运用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民主思想的一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