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了引发剂体系、乳化剂体系、功能性单体、硅溶胶含量对复合体系的影响,并将所得乳液制成涂料,通过涂膜性能的测试,进一步验证复合乳液的性能,为进一步改进乳液配方提供实验依据。通过IR、TEM、粒径分布仪等手段表征了微观粒子的结构状态,对复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在复合乳液体系中,与热引发体系相比,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大大降低了体系的反应温度,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与乳胶粒子的单分散性。
2、油溶性反应型乳化剂SE-10N与阴离子型乳化剂复配,所得乳液性能优良。并与水溶性反应型乳化剂SAHS体系进行性能比较,结果发现SE-10N体系在提高体系的钙离子稳定性方面远远优于SAHS体系。
3、将功能性单体AA引入碱性反应体系,并进行其结构表征,结果发现功能单体与体系中硅溶胶存在明显的化学键合作用,且功能单体的引入改善了体系中有机无机相的粒子结构。
4、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对体系硅溶胶的含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证明当体系中SiO2含量占体系总含量的10-12%时,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
5、通过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电镜照片、红外谱图等表征手段进行了有机无机相复合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两相复合结构明显。
6、将所得复合乳液进行涂料配方的设计,结果证明该体系与颜填料相容性好,性能能够达到相关行业标准。
7、在涂料配方中研究了不同硅溶胶含量下,所得涂料的硬度、光泽度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当SiO2含量占涂料体系含量的5-6%时,体系硬度最佳。当体系中SiO2含量达到4%以后,涂膜光泽度在2左右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