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幼苗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蔬菜栽培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设施越夏栽培过程中常遭受高温和强光的双重胁迫,导致植株产量和果实品质下降,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因此,研究高温强光对设施蔬菜的影响,特别是东北地区亚高温强光对设施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而加深人们对光合作用规律的认知并因地、因时制定相关防控措施,以缓解逆境障碍,从而保证高产、优质栽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研究了亚高温强光诱导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光系统抑制的机理及D1蛋白周转、叶黄素循环、环式电子传递、线性电子传递等途径在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亚高温强光导致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下降,非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CK,25℃, 500 μmol·m-2·s-1)植株相比,亚高温强光胁迫(HH,35℃,1000μmol·m-2·s-1引起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气孔限制值(Ls)大幅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大幅升高,此外,Rubisco酶活性及其大小亚基(rbcL和rbcS)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说明非气孔因素起主导作用。2.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光系统Ⅱ (PS Ⅱ)的影响。研究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导致番茄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天线转化效率(Fv’/Fm’)、PS 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 PS Ⅱ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著下降,与此同时PS Ⅱ光化学效率[Y(NO)]和PS Ⅱ非光化学效率[Y(NPQ)]显著升高,而反映PS Ⅱ反应中心失活状态的最大荧光(Fm)和初始荧光(Fo)及反映PS 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也显著降低,这说明亚高温强光胁迫引起PS Ⅱ反应中心关闭并发生不可逆失活,进而引起PSⅡ光化学效率的降低,从而导致PSⅡ发生光抑制和光破坏。而且亚高温强光处理导致的PSⅡ光抑制和光破坏的程度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加重。3.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光系统I(PS Ⅰ)的影响。研究表明,亚高温强光处理后,番茄叶片PS Ⅰ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Ⅰ)]、PSI电子传递速率[ETR(Ⅰ)]极显著下降,说明PS Ⅰ受到光抑制。由于Y(Ⅰ)下降是PS Ⅰ受体侧量子效率[Y(NA)]显著下降和PS Ⅰ供体侧量子效率[Y(ND)]显著上升引起的,我们推测过剩光能引起PS Ⅱ电子传递受阻并在PS Ⅰ供体侧积累,从而导致PS Ⅰ供体侧光抑制;同时Rubisco酶活性下降导致电子在PS Ⅰ受体侧积累,进而发生PS Ⅰ受体侧光抑制。4.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对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引起番茄叶片中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Sp)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下降,而细胞相对电导率(K)和细胞膜受损程度(α)升高,说明亚高温强光导致番茄体内ROS大量积累,严重破坏细胞膜并导致膜内物质外流。此外我们还发现亚高温强光处理导致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严重下降,(Cu/Zn)SOD、G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Mn)SOD、APX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说明逆境诱导ROS清除系统清除ROS,但亚高温强光胁迫严重抑制了相关抗氧化酶活性,造成ROS不能及时清除并在植株体内大量积累,进而导致ROS代谢失衡并破坏光合作用和光合系统。5.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保卫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硫酸链霉素(SM)和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导致番茄叶片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与此同时气孔数目、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宽、面积降低,而保卫细胞和气孔长、长宽比增加,说明D1蛋白周转或叶黄素循环被破坏诱导气孔关闭和气孔数量减少,减弱了植株对光的利用能力,光合作用受抑制。6.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结果显示,SM和DTT处理引起Fv/Fm、Fv/Fo、Y(Ⅱ)、qP极显著降低,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分别导致psbA基因下调表达和D1蛋白含量降低,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引起PS Ⅱ核心蛋白在分子和蛋白水平上受损,进而造成D1蛋白的净损失,最终导致PS Ⅱ反应中心被破坏,发生严重光抑制。此外,我们还发现SM和DTT处理导致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及叶绿素a (Cha)和叶绿素b (Chb)含量比(Cha/Chb)升高,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提高了捕光色素复合体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导致叶片天线色素被破坏。7.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对番茄叶片ROS的影响。采用荧光染料DHE和DCFH-DA分别对番茄叶片保卫细胞中的02·-和H202进行染色观察,并结合其活体染色观察发现亚高温强光胁迫导致保卫细胞和叶片中ROS大量积累,SM和DTT处理大大加深了保卫细胞中ROS的荧光强度和叶片染色深度;此外,抗氧化酶活性如CAT、POD和SOD,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也被强烈抑制,说明D1蛋白循环和叶黄素循环被破坏诱导植株抗氧化能力降低,ROS不能清除,保卫细胞中ROS含量增加,进而导致气孔关闭。8.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环式电子传递(CEF)和线性电子传递(LEF)对番茄叶片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甲基紫精(MV)和敌草隆(DCMU)处理导致番茄叶片分配于PS Ⅱ的光能(β)、PS Ⅱ天线热耗散能(D)急剧上升,而分配于PS Ⅰ的光能(α)、PS Ⅱ光化学反应能(P)、有活性PS Ⅱ反应中心过剩能(E)急剧下降,说明CEF和LEF被抑制诱导能量过剩及激发能分配失衡,而大量分配于PSⅡ的激发能导致反应中心被破坏而不能进行光化学反应。9.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CEF和LEF对光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MV和DCMU处理造成Fv/Fm、Fv’/Fm’、qP极大降低,PSⅡ激发压(1-qP)极大升高,说明CEF和LEF被抑制造成PS Ⅱ反应中心失活,甚至被降解且无法恢复,可见CEF和LEF对亚高温强光逆境下番茄叶片PS Ⅰ和PSⅡ反应中心的光保护作用极为重要。10.明确了亚高温强光胁迫下CEF和LEF对跨膜质子动力势(pmf)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MV和DCMU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叶片的pmf及其组分跨膜质子梯度(△pH)和跨膜电势(△Ψ)。同时测定叶片P515信号发现MV和DCMU处理后,番茄叶片暗适应后P515信号衰减快速下降,叶片预照光后则缓慢下降,说明类囊体膜完整性被破坏及ATP-ase活性被严重抑制。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以西瓜G17AB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为试材,对其雄性不育遗传规律及花药和雄花蕾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学、超微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育性基因进行了RAPD和AFLP标
果树果实发育和成熟调控机理研究是果树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多年来有关果树果实发育和成熟机理的研究基本上都限定在果实生理、生化代谢层面的探讨上,而对操纵果实生理
为了探索冬奥会会徽的内涵,进一步为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会徽设计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冬奥会会徽的艺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一辈用来说教子女的这句“至理名言”,如今似乎就要被颠覆了。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出现了“五连降”
报纸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单位,胎盘娩出后立即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塞肛门。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
个人投资理财过程中,在股市、基金、银行理财、储蓄存款等各类产品中取得的收益,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个人通过各类理财产品中取得的收益,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规定,可以
许多教师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费时费力,具体分析,就会发现影响英语教学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情感因素的影响。英语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科目,也是一个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
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番茄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设施生产中经常同时受到亚高温(35℃)和强光的双重胁迫,植物对同时存在多种胁迫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