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1996年以来,北京市继续护理学教育已开展了近10年,它对护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影响了最终参与教育的行为和学习效果。这些问题的本源都涉及了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两方面,而国内目前尚无此类研究。研究目的:1.描述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2.描述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3.描述不同背景护士(如年龄、性别、科室、职称等)之间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的差异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6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63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由“教育参与量表”(简称EPS)、“参与障碍普适量表”(简称DPS-G)和一般资料部分组成。研究结果:1.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42个学习动机条目评分均在3.24±0.86~1.33±0.73之间;学习动机的七个维度评分中,提高工作水平维度位居第一(2.57±0.69),而社会刺激维度最低(1.59±0.62);2.34个学习障碍条目评分均在3.20±1.27~1.48±0.93之间;学习障碍的六个维度评分中,时间限制维度最高(2.98±1.07),而缺乏自信维度最低(1.67±0.75);3.不同“年龄、配偶学历、最高学历、职称、健康状况和完成规定的学分是否有难度和最近一年获得的学分”的护士之间,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有差异;4.不同“婚姻状况、配偶学历、最高学历、职称、健康状况、完成规定的学分是否有难度”的护士之间,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有差异。结论和建议: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的水平,并且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工作水平、认知兴趣、教育的准备、提高交流能力)水平较外在的学习动机(社会交往、家庭归属和社会刺激)高。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障碍也处于中等的水平,并且外源的学习障碍(时间限制、课程缺乏相关性、教育经费)比内源的学习障碍(缺乏兴趣、个人自身问题和缺乏自信)程度深。因为不同护士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不同,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和继续教育者应根据护士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干预。建议以后的研究要扩大人群,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