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所谓法制公信力,是指一定政权区域内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在其社会成员中受到的重视与遵守程度的高低.一个法制公信力很高的社会,其社会成员笃信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性,所以,一定
<正>近日,《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出炉。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武汉、杭州、天津、成都、西安。上海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总分为86.73分
本文以白狼林业局林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文献综述等方法,分析其森林防火现状,并从预防治理生物防火林带、森林火灾动态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通
“在欧美的工商业中,Kellysearch享有很高的地位。”Tonny强调说。这名在外贸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销售人员,自2003年开始就接触到了Kellysearch(www.kellysearch.com),而今在他离开
光合作用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变革,万物感知和万物互联成为通信行业中一个崭新的发展增长点,基于蜂窝通信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窄
利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有机玻璃(亚克力板)上完成Al的膜层制备,并进行了膜层表面的光泽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等研究。实验发现,采用这种技术制备的Al膜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在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