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反映民族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超越文化而存在;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最多的文化信息。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表现地最明显。文化内涵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萨丕尔曾这样描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它们如此紧密相连,因此理解、欣赏语言必须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反之亦然。”(Sapir,1929)因此,学习语言必须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最多的文化信息。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表现地最明显。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除了某些中心词汇,大多数词汇都承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内涵词最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文化内涵词。由于深植于本民族文化,同一种事物在两种语言中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内涵。例如“猫头鹰”一词会让中国人产生不祥的感觉,然而在英语中,它却是智慧的象征,是受人欢迎的动物。这种词汇内涵的差异往往会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鉴于此,文化内涵词必须引起老师和学生足够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都认识到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技能,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有机融合。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化意识,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课标还对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应达到的文化意识做了描述。而且,《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文化理解的问题,希望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能客观地看待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虽然近几年来,许多中学教师已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文化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仍处于附属地位,文化知识的传授还没有落到实处。由于文化知识缺乏,文化意识淡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运用不得体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交际受挫或失败。本文试图从词汇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文化教学的发展历史作为研究的基础,并着重分析了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始终处于语言教学的附属地位。教师文化知识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更糟糕的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老师对文化教学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就文化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学英语文化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