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的制备及掺杂改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镍氧系列电极材料是当前锂离子电池新一代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于该系列材料存在着诸如制备困难、热稳定性差、循环性能差等问题而不能实际应用,必须对其进行合成优化和性能改性。本文采用XRD、SEM、热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方法,从合成方法、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等多方面对锂镍氧系列电极材料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锂镍氧系列电极材料,并浅析了钛的掺杂对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采用传统共沉淀工艺在空气气氛中成功地合成出了二元LiNi1-xAlxO2(0<x≤1/2)层状固溶体系列,综合考察了不同锂源、预处理方式、锂的配比量、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确定出了最佳合成工艺:以硝酸锂为锂源,超声波作为分散动力源,锂源与镍铝金属盐摩尔比为1.05:1,700℃下焙烧16h的LiNi0.8Al0.2O2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在2.8~4.40V之间,0.2C的倍率放电可逆容量达130.7mAh·g-1。本文在传统共沉淀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共沉淀制备工艺,引入超声波取代搅拌作为分散动力源,以氢氧化锂作为沉淀剂和锂源,分经两段焙烧工序制备锂离子正极材料。该工艺相比于传统工艺省去了洗涤,过滤和转移等繁琐的工序,显得更加简洁和容易操作。并在空气气氛下,采用新的共沉淀工艺合成出了三元LiNi0.8Al0.2-xTixO2(0<x≤0.2)层状固溶体系列,详细研究了该系列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并浅析了钛掺杂作用的机理。XRD和SEM分析表明,该系列材料全部为标准的α–NaFeO2层状结构固溶体,产物颗粒均匀,呈球形或椭球形,粒径大约在0.5~1μm左右。电化学测试表明, LiNi0.8Al0.1Ti0.1O2可逆容量达168.7mAh·g-1 ,相对于LiNi0.8Al0.2O2电极材料来说比容量提高了29%,同时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放电性能。
其他文献
荣成天鹅湖是一海水与淡水交融的天然泻湖。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湖泊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本论文以天鹅湖为研究对象,在全湖范围内均匀布设采样点,调查了表层沉
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大型设备正常运行中的应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
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石榴的果皮、叶、果实、籽、根中,以石榴皮中的含量最高,达10-21%。前人的研究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杀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石榴皮多酚对血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不同温度溶剂浸提法制备石榴皮多酚粗提物,对其进行红细胞脆性、血沉、出血时间、抗凝血、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作用做了系列研究,为石榴皮多酚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及抗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本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的合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它们在医药、化工、食品、农业等方面有着潜在应用价值,可用作为药物中间体、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添加剂等,应用
采用TS-1分子筛催化环己酮氨肟化反应的过程绿色环保,反应转化率高,为己内酰胺的生产带来了新的前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而用整体式的TS-1分子筛催化连续环己酮氨肟化反应很好地解决了催化剂颗粒难以分离回收的问题。本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之上,对整体式催化剂孔道中的反应传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描述了反应发生至稳态的过程,考察了适宜的实验条件。本文建立了一维模型来对反应过程进行计算,考察了实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