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库兹涅茨曲线改进、公平多维拓展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研究”(16BJL040)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各种“二代”现象日益涌现与收入分配差距持续过大的情景下,中国社会的健康差异如何?阶层流动如何?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又如何?是亟需解答的问题。通过对健康差异、阶层流动和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的研究,不仅能够从理论上构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而且可以从经验研究中获取客观的因果关系,从而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空间。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了相关理论框架并基于CGSS2015数据对这一时代性问题进行解答。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健康差异、阶层流动和收入分配的相关背景,并对本文主要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涉及健康差异、阶层流动、收入分配以及收入分配差距容忍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阐释了本文适用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应理论构建和模型选择奠定了基础。再接着统计分析了中国居民健康差异现状、阶层流动现状和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现状,并对相关现状进行了经验判断。最终利用基于MLE方法的Ordered Logit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以及多层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健康差异、阶层流动与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的因素进行了经验验证,并对相关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健康差异与阶层流动之间存在互为显著的影响关系,健康水平越高则阶层流动能力越强,阶层的正向流动会带来健康水平的提升,健康差异和阶层流动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显著因素,健康水平越高和向上的阶层流动能够提升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反之则反是;(2)无论是从主观健康测评还是从客观的BMI指数来看,目前中国社会确实存在城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系统性健康差异现象;(3)从过去(2005-2015)的阶层流动看,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性不高,阶层流动主要是短距离的,长距离阶层流动难以发生,即存在阶层固化的现象,而从预期的阶层流动状况显示,人们对未来(2015-2025)的阶层流动仍然充满希望,虽然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型,可能出现阶层流动的“马太效应”,但是底层在持续的减少,中间阶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高层出现适度的增加,可以预期社会阶层正在向“橄榄型”过渡,而这种社会阶层结构的过渡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能否提升阶层流动性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共同作用;(4)无论是从效率视角还是从自由和公平的视角看,持续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无疑会超出人们容忍度,而且收入分配对人们的健康水平和阶层流动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容忍度出现了分化,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超出了其容忍度,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