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流动性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的金融交易而不会导致资产价格发生显著的波动。流动性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市场缺乏流动性而导致交易难以完成,那么市场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本文就“如何衡量市场流动性?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现状如何?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理论上,本文采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关于流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证分析。由于我国国债市场的特殊性,即我国国债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而是分为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三部分,我们需要对各个市场分别进行对比研究,才能把握全面,进而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由此,对市场流动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将此理论运用于我国国债市场实践的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场的交易制度、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目的的不同,人们采用的流动性衡量指标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使研究有大量数据支撑,本文选择了交易量和换手率作为衡量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指标。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历史,揭示了造成我国国债市场分割现状的原因,然后对国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在介绍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关于市场流动性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等理论基础上,本文选取了1998年至2004年作为分析时段,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发达的债券市场相比,市场流动性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外,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存在结构性的差异,必须分别考察。最后,对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增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加快推进国债市场的统一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做市商制度;加强市场创新,尽快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发展国债投资基金,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出发,以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入世过度期为背景,以管理学的视角运用金融学原理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原则的实现进行了全面
一、重点单词  1 野生动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