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转化肉桂醛及其衍生物制备天然香料和手性化合物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l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丰富的肉桂油资源,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肉桂油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和肉桂酸。本文以肉桂醛及肉桂酸为起始底物,开展了基于“C=C”键和“C=O”键的微生物转化反应研究,制备了一系列的天然香料和手性1-苯乙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1.采用含富集培养的方式对土壤中进行了大量的能耐受肉桂醛菌株的筛选,得到了16株能将肉桂醛转化为苯甲醛的菌株(苯甲醛含量>5%),其中菌株JX-93的转化能力最强;得到了10株能将肉桂醛转化为肉桂醇的菌株(肉桂醇含量>20%),其中菌株JX-23的转化能力最强;经形态鉴定及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鉴定为毛霉(Mucorsp.),命名为Mucorsp.JX-23。对JX-23代谢的酶系进行初步研究,JX-23产生的氧化还原酶是诱导型的胞内酶,当分别添加肉桂醛、肉桂酸、苯乙酮为催化底物时,JX-23能分别将底物高选择性地转化为肉桂醇、苯乙酮、1-苯乙醇。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式对土壤中进行了大量的能耐受肉桂酸菌株的筛选,得到了一株能将肉桂酸高效、高选择性转化为苯乙酮的菌株JX-66。将该菌株的16SrRNA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JX-66鉴定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sp.),命名为Burkholderiasp.JX-66。   用含苯乙酮的富集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菌株IS118可以将苯乙酮不对称还原为(R)-1-苯乙醇。将该菌株的18rDNA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IS118鉴定为溜曲霉(Asperillustamarii),命名为AsperillustamariiIS118。   用含1-苯乙醇的富集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菌株S307可选择性的氧化消旋1-PEA中的(S)-1-PEA为苯乙酮,实现(D,L)-1-苯乙醇的氧化拆分。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该菌株确定为草酸杆菌科(Oxalobacteraceae)Undibacterium属的一个种,命名为Undibacteriumsp.S307。   2.进行JX-93转化肉桂醛为苯甲醛的研究,开拓了制备天然苯甲醛新方法。   对菌株JX-93进行浓度梯度驯化培养,得到驯化菌株JX-93ⅡB。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pH为6.0,30℃的条件下培养JX-93ⅡB48h后,加入肉桂醛2g/L,30℃,有氧条件下转化3天,产物中苯甲醛的含量提高到20%以上。   3.利用Mucorsp.JX-23催化肉桂醛高选择性生物还原加氢制备肉桂醇,实现了温和条件下“C=C”选择加氢的新方法。   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pH为6.0,30℃的条件下培养Mucorsp.JX-2348h后,加入0.5g·L-1吐温-80,然后按分3次添加肉桂醛至总浓度为4.0g/L,pH=6.0,30℃,180rpm条件下转化72h,肉桂醛的转化率达到最高83.1%,生成肉桂醇的选择性为88.0%。转化液中肉桂醇的总浓度达到2.9g/L。   4.肉桂酸生物降解合成苯乙酮的工艺条件优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浓度、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的合成提供实验基础。   Mucorsp.JX-23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h后,将溶解在乙醇中的肉桂酸分三次添加到发酵液中,使其总浓度为6.0g/L,在pH=6.0,30℃,180rpm的条件下转化48h,肉桂酸的转化率可达到81%,转化液中苯乙酮的含量达到3.8g/L。   Burkholderiasp.JX-66在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h后,将溶解在乙醇中的肉桂酸分三次添加到发酵液中,使其总浓度为6.0g/L,在pH=9.0,30℃,180rpm的条件下转化48h,肉桂酸的转化率可达到74%,转化液中苯乙酮的含量达到3.3g/L。   5.微生物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苯乙醇,为手性苯乙醇的合成提供一种新途径。   Mucorsp.JX23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为(S)-1-苯乙醇。在底物浓度为3.0g/L,体系pH为7.0的条件下,30℃反应54h,(S)-1-苯乙醇的浓度达到2.3g/L,产率为77%,e.e.值为89%。   AsperillustamariiIS118催化苯乙酮不对称还原为(R)-1-苯乙醇。在底物浓度为2.0g/L,体系pH为7.0的条件下反应3天,(R)-1-苯乙醇的浓度达到1.4g/L,e.e.值为91%。   6.建立了Undibacteriumsp.S307催化氧化拆分与AsperillustamariiIS118催化不对称还原耦联,进行消旋1-PEA去消旋化制备高纯度的(R)-1-苯乙醇的新方法。   顺序使用两种微生物发酵液同底物反应:Undibacteriumsp.S307发酵培养48h后,添加消旋1-苯乙醇,使其浓度为4.0g/L。自然pH,30℃,180rpm,摇瓶转化48h,得到的氧化拆分产物直接加入AsperillustamariiIS118发酵液,转化转化92h。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中(R)-1-PEA含量>99%,(R)-1-苯乙醇的得率为87%。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螺丝钢
小学生的汉语学习尚处在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进行英语学习,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较低,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期刊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与胰岛素分泌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l月间收治在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的405例2型糖尿病人为研
会议
期刊
教与学不是单向度的电路传输,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和意志追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和语用能力的关键模块,只有充分调动
期刊
  目的 分析透析频率以及间期对单室尿素清除指数(Kt/V)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例,以常规的0.008为尿素产生因子(GFAC)计算spKt/V1、eKt/V1和
会议
  目的 了解因子宫平滑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远期盆底功能状况.方法 选取292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完成盆底功能5项检测.结果 1.Ⅰ类肌肌力分布比例分别为:1级12.0%;2
会议
  目的 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
会议
  目的 探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护理部2016年6-12月应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的68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同时将本院护理部2017年1-6月应用柔性护
会议
德佩罗·蒂林是一只小老鼠,他从小体弱多病,好不容易才长大,跟哥哥姐姐们在图书馆里吃书度日。他学会了认字,而且热衷阅读,尤其喜欢那些英雄救美的故事。有一天,他喜欢上了豌豆公主,公主也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因为女仆的嫉妒和坏耗子的憎恨,可怜的公主被他们挟持进了黑暗的地牢。德佩罗挺身而出,单枪匹马营救公主脱离了危险。小小德佩罗不但上演了一出不可思议的英雄救美的浪漫剧,而且证明了:只要有愛,一切皆有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