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背负青天——论陕西作家群中的“黄土文学流派”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12345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陕北红色根据地政权稳固后所形成的“解放区文学”,陕西文学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真正开始,进而依凭这一现代革命资源与历代文化渊源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经过半个多世纪、薪火相传三四代的陕西文学界,拥有柳青、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京夫、王宝成、邹志安、叶广芩、冯积岐、高建群、李康美、杨争光、寇辉、红柯、爱琴海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作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皇天后土的沉潜中和周秦汉唐的浸淫下,坚守着农村乡土题材与现实主义手法两大传统,并以史诗气度为追求、视苦难情结为审美——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黄土文学流派”的必备条件。  本研究在学者武凤珍对“黄土文学流派”的发端与形成、比较所得特色及其本身现状、研究意义的初步探索基础上进行深入论述,对该论者观点做出了取舍与补充。本文横向由黄土文学流派的题材选择、创作手法、文学追求、审美特质四个方面展开,纵向由本流派有承传关系的柳青、路遥、陈忠实、邹志安、王宝成、冯积岐六位作家的为人为文切入,力图在纵横交错中梳理出流派内部脉络并勾勒出流派外部轮廓。  黄土作家群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犹如黄土一般朴质而厚重、坚韧而辽远的襟怀和风度,是陕西作家群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传统力量。对于黄土文学流派的关注与研究,也便期望由此确证其文学贡献之于上述两者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可以说是美国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一部历史史诗。小说真实再现了美国20世纪30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观其在长达50多年的评价历程中,无论是文学史书写还是读者的接受批评,其游走轨迹的不平衡性和戏剧性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学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