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船舶工业已呈现出韩国、日本、中国以及欧洲与其他地区的新四极结构。作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我国船舶工业正在与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直接展开激烈的竞争。本文就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问题展开研究,其目的是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早日实现造船第一大国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论文首先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如竞争力理论,包括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力理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基于技术创新的竞争力理论、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竞争力理论、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评价理论包括因果关系评价体系、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以单项因素为基础的分析法;风险理论,包括风险的含义、风险的特征、风险的种类。其次,分析了船舶工业的特点,介绍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和日韩船舶工业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及世界造船业的竞争格局及竞争趋势。再次,分析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环境。首先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机遇和威胁,如国际船舶市场前景看好、国内船舶市场需求巨大、海洋产业兴起的机遇、日韩调整战略,目标直指中国。接着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就造船工业规模与能力、制造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与效能、造船成本、船用配套能力、船舶产品品种、质量和交货期方面对我国船舶工业与日韩船舶工业之间进行了定性比较。然后,分析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竞争风险的关系,其次分析了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市场占有能力、获利能力、外部环境、生产规模、技术能力和产品。接着运用德尔菲法建立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取加权指数法建立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接着,采用加权指数法评价模型对中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假设韩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100,日本则为93,而我国船舶工业仅为58,说明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要远低于日韩。最后运用DEA模型对中目韩船舶工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竟然好于日韩,这说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然后,分析中国与日韩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差距及主要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引入竞争力差距影响度这一指标,将韩国、日本、中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按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指数值进行逐一比较,然后计算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中国和曰韩船舶工业竞争力差距的影响度以及差距影响度排序,从而发现我国船舶工业的薄弱之处,找出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市场占有能力、技术能力、产品、船用配套业支持环境。最后,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风险的生成原因,如国际市场占有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技术能力风险的生成原因、环境风险的生成原因和产品风险的生成原因。最后,主要针对我国船舶工业潜在的竞争风险,提出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