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高油酸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建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遗传转化一直是限制大豆转基因研究的主要障碍。虽然国内外开展了很多年,并且建立起几种转化途径,可是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所以为了使大豆基因工程育种工作更优更快发展,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转化途径对于大豆遗传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吉林省主推大豆品种吉林35为材料,应用双链RNA基因沉默技术,利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大豆种子特异的油酸脱氢酶基因FAD2-1转化大豆。本实验根据近年来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建立和优化了三种大豆遗传转化方法和系统:美国Iowa大学等成熟的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刘海坤等新近报道的一种胚尖转化系统;根据张举仁等的玉米茎尖转化法,建立了大豆农杆菌介导茎尖直接转化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对比了子叶节、胚尖和茎尖三套大豆转化体系,分析了三套转化方法的效率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植株。实验结果表明,胚尖转化体系的再生效率比子叶节转化体系的高,对筛选剂—卡那霉素较为敏感,再生周期短,易获得抗性植株。胚尖转化体系比子叶节转化体系有许多优势,是今后大豆遗传转化优先选择的转化体系之一。茎尖转化体系相比较前两者来说,操作相对容易,获得转化苗快,但是,后期筛选工作量比较大。本实验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优化和建立了一套效率较高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筛选得到转基因的高油酸大豆材料,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大豆转化体系,为本实验室大豆遗传转化和转基因大豆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课改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方法趋向于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知识的形式上。从兴趣出发,不断的加强学生自我的自主学习性以及综合运用性。从而改变以往老旧的板书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从题海战术的教学弊端当中拖离而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实现了很大的转变,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去依然对教学的转变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则
省人大原副主任叶荣宝等领导参观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绍兴馆
目的:  为深入地研究CLIC1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CLIC1结合蛋白β1,4-半乳糖转移酶Ⅱ(β4GalTⅡ),接着我们构建了相关的β4GalT-Ⅱ表达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化学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