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作为七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兴起的一种金融创新,对于化解金融风险及完善金融市场起到了明显作用.我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已提出取消居民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要使住房消费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若供需矛盾不解决,就会拖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后腿。 论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应首先实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发展为整个房地产证券化。同时对我国开展证券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损益与回报的比较来说明证券化后能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随后从运作原理、运作工具、运作模式几个方面对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方式展开了讨论和研究。 论文详细介绍了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各种运作工具,且对其现金流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工具选择上,指出在现阶段,我国应首选转递证券,条件成熟后,可以陆续行抵押担保债券、剥离式抵押担保债券。提出了抵押转递证券的提前偿付模型,并且用BLACK-S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了转递证券的利率估算,从而为发行该证券的票面利率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还在对美国、英国、香港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的启示,且尝湘地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以银行为中心和以基金为中心的二种证券化模式。最后指出在我国发展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