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背景下对“80后”绘画创作特点的分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充满了变化,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在物质生活的巨变中体现出来的,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对消费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是“80后”这一代年轻人,因为他们正是在这个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经济和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吃面包、汉堡,喝可乐、咖啡……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西方的消费观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时代面貌、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都与前几代人不同。大多数的“80后”艺术家都是刚毕业或者刚工作不久,认为学历没用,辛辛苦苦读书为了大学文凭,却赶上了扩招,文凭贬值,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就业压力的问题,有些仍未找到工作,有些却职业不稳定或者工资少、压力大;其次是住房问题,收入低,房贷高。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造成了他们的反叛心理,也促使他们为了生活而加快步伐。因此,“80后”与前几代艺术家相比,他们的艺术创作最大的差异体现在创作题材上,他们抛弃了宏大的政治和国家题材,而是从个人的生活经历去表达艺术的理想和精神追求。他们借助作品来表现内心的忧伤和迷惘,或是惊惶失落,或是自我分裂,或是单纯地追求瞬间的快感与个性的张扬,是把生活中的不满意与反思转换到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上。而作为消费时代下的主要群体,“80一代”有着怎样的消费观念呢?“80后”艺术家对艺术消费又报以何种心态呢?每个时代的到来,都会对艺术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消费时代的到来为艺术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更为充沛的物质资源,这一特殊时期对艺术家的创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作为艺术市场建立和构成的重要因素,他们的作品创作过程更应当值得重视,因为一件艺术作品可以体现出作者本身的成长经历,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在艺术逐渐大众化的时代,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与观众对话,产生共鸣,也可以代表一个艺术家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本文第一章对“消费时代”的概念进行概述,分析其形成的过程,简要阐述消费时代的艺术特点,以及它给艺术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第二章主要是讲“80后”艺术家和之前年代艺术家的区别,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80后”艺术创作发生了怎样转变,以及艺术家在新的环境下对于艺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第三章通过对“80后”艺术家代表人物的作品分析,总结他们的创作风格。第四章是通过以上的分析引出对“80后”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思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社会全面城市化,社会文化转型,人文生态重建及多元化已经长足的发展了。传统形式美学以艺术本题为基点的判断体系需要合理的补充。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蔡敬民教授是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在竹笛界对笛子的革新与探索饱受争议,但是他创作的大量笛曲,以及他有着个人风格特点的高超演奏技巧,使得他在竹笛演奏上占有一席之地,曾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