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褐煤脱水技术中采用了多种能量作用形式,而不同的能量作用形式都会影响褐煤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引起界面能改变而使脱水后褐煤呈现不同的吸附特性。本文采用基于不同能量形式的干燥方法进行褐煤脱水研究,获得脱水褐煤孔结构随能量形式及能量强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水蒸气吸附试验探讨褐煤孔结构与水分吸附能力的关系,为褐煤高效脱水及防止脱水褐煤复吸的研究提供基础。本文分别采用真空脱水50-200°C,10-60min、微波脱水输出功率800W,1-25min及热压脱水16MPa,120-200°C条件下进行褐煤脱水试验研究。利用低温氮吸附法、压汞法及扫描电镜表征褐煤的孔结构,获得脱水褐煤的孔结构特征随能量形式及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脱水褐煤的大孔孔径在600-1100nm之间,中孔孔径在4nm左右,大孔及中孔主要为片层状堆积孔或缝形孔;微孔主要为1nm以下的一端封闭的盲孔。随能量强度提高,真空脱水褐煤的中孔及微孔减少,平均孔径增大;微波脱水褐煤的大孔、中孔及微孔增多,平均孔径增大,微孔孔径减小;热压脱水褐煤的大孔及中孔明显减少,微孔明显增加。在相同脱水率下,热压脱水褐煤的中孔最少,微孔最多,微波脱水褐煤的中孔及大孔最多;脱水褐煤的累计孔容大小:微波脱水>真空脱水>热压脱水。褐煤表面孔结构特征:真空及微波脱水褐煤表面可见片层结构及因干燥产生的放射状裂纹,热压脱水褐煤有明显的被捏合的现象,表面平整致密。通过饱和盐溶液和水蒸气吸附仪进行复吸试验,分别在30°C、相对湿度(RH)48-98%及20-60°C、RH0-95%条件下研究脱水褐煤的水蒸气吸附特性,进而探究脱水褐煤孔隙特征与水蒸气吸附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脱水率达到29%以上的褐煤才会发生复吸;真空及热压脱水褐煤复吸后的总含水率与低温氮吸附法所得比表面积及压汞法所得总孔面积成正比。微波辐照下脱水7min的褐煤复吸后总含水率最小,但孔结构对其持水能力不起决定作用。脱水褐煤的持水能力大小顺序为:真空脱水>微波脱水>热压脱水;脱水褐煤对水蒸气的等量吸附热为30-46KJ/mol,GAB模型是最优的脱水褐煤水分吸附模型。